皿方罍的艰辛归乡路引发思考:如何让流失的国宝回家?

18.11.2015  21:04


下午四点,皿方罍在上海博物馆,迎来了她的首批上海观众。


观众:不是单单看它的作品外形,它背后的故事 可能更多是关于现代人对于我们自己国家东西的文物保护。


皿方罍,这尊商代青铜盛酒器,有着传奇身世。1919年,它被农民艾清宴在湖南桃源的山村中挖得。5年后,器身被益阳商人石瑜璋买去,从此,器身、器盖分离长达90年。


器盖一直在国内流转,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而器身则辗转流失海外,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上博老馆长马承源在一位日本藏家家里,见到了它。


十年后的2001年,皿方罍器身亮相佳士得拍卖,最终,被一位法国买家以924.6万美元买下,创下了当时中国青铜器拍卖纪录。又过了13年。去年初,皿方罍器身再次现身国际拍卖市场。一位中国收藏家获知消息后,立刻联系了湖南省博物馆。


为了避免器身 上拍卖会,几家企业 慷慨捐款,湖南省文博机构和民间收藏人士 组团赴纽约,提出联合洽购。经过艰苦谈判,2014年6月21号,皿方罍器身 终于重归故土,与器盖合体,永久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皿方罍的经历,是近现代中国文物颠沛流离境遇的缩影。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千万件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如何把它们一一接回祖国,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焦点。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5年曾提出国际公约,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或通过双边条约在国际法框架下依法追索,但实际上,政府追讨的难度很大。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付忠文:  文物的持有人在该国可能会被认定为一个善意的持有者,在这种前提下去追讨存在巨大的法律障碍 。


另一种目前比较常用的办法,就是由社会机构、企业或个人从拍卖会上竞购。从2000年保利集团竞拍圆明园多个兽首,2003年上博从海外购得北宋《淳化阁帖》最善本,到收藏家刘益谦拍下《功甫贴》、鸡缸杯,以及去年花费3·48亿港元,拍得明永乐御制唐卡,都是采用这种方式。但随着艺术品价格水涨船高,从拍场回购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因此,洽购,成了近几年公立博物馆接回流失文物的一种新思路。洽购也是购买,是在物品正式上拍前,由拍卖行作为中介,与藏家单独商洽购买,可以避免竞拍中因无法控制价格而与宝贝失之交臂的可能。当然,洽购的过程很复杂,不少国外藏家十分看重 博物馆的馆藏条件、管理制度、开放程度。此外,恰购需要提前知晓相关信息,还需要斥巨资,因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不可或缺。


皿方罍器身,在颠沛流离90年后,能成功回归故里,离不开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离不开民间藏家的热心促成,也离不开捐款企业的慷慨解囊。可以说,它的回归,为收藏界、文博界,促成海外流散文物回流,提供了一个新范例,那就是引导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以洽购方式追回更多流失海外的国宝。


(看看新闻网记者周滢、陈俊杰、章海燕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