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交大 院系风采]药学院[图]
[编者按] 上海交通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己任,高度重视学院发展,第十次党代会和学校综合改革方案都提出,要积极推进“院为实体”管理体制。在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推出“百廿交大 院系风采”专栏,以“全媒体院系日”的形式,在交大主页、新闻网、交大报、交大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智慧之窗电子屏等宣传载体全媒体、全方位展示各院系的办学特色、标志性成果、近年来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打造“学院名片”,助推“院为实体”改革进程,在全校营造浓郁喜庆的校庆氛围,激励交大人凝心聚力,共创一流。
配合教育部和学校做好滇西扶贫工作,与云南省及国内其他院校合作,牵头组织建立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暨滇西民族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并获教育部、云南省政府专项支持。
抗体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基础研究的优势,引进产业化关键技术人才,构成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工程放大及安全评估和临床研究的开发链,致力于抗体及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的上、下游关键性工程技术,推动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工程放大,通过技术转移,实现生物药物的产业化。
药学院王永祥教授科研团队首次发现脊髓GLP-1受体可在慢性疼痛中产生有效镇痛作用。GLP-1受体作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新靶点分子,具有较好的可成药性、高效性、疼痛信号传导特异性、长期给药不产生自身耐受性。
李绍顺教授科研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抗肿瘤药物研究,发现了紫草素衍生物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合成了300多个紫草素类似物,共获发明专利授权10项,申报PCT专利1项。
郭圣荣教授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多药耐药肿瘤化疗增敏纳米药物。研究成果多次在顶级期刊《Jou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Chem Soc Reviews》以及生物材料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Acta Biomaterials》等上发表。
金拓教授科研团队运用自己发明的相转化微针技术,解决了胰岛素透皮贴剂的成药性难题,在久攻不克的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方面取得突破。
由张万斌教授领衔的药学院和化工学院联合团队,历经10年努力攻关,实现无光照条件下青蒿素的高效常规人工合成。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及被评为“上海2012年度十大科技成果”。
目前,研究团队已顺利完成公斤级放大试验,并向本市大型药企完成了技术移交工作,接下来将共同推进项目的产业化进程。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产业化有望稳定青蒿素药物市场,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
2013年与美国加州Santa Clara大学达成了联合举办药学国际暑期学校的协议,自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分别在中国、美国举办上海交通大学药学国际暑期学校,2016年将国际暑期学校拓展到线上MOOC/线下实习的U21暑期学校,药学国际暑期学校的举办大大提升了药学院国际知名度,吸引了欧美学生到学院求学,扩大了留学生数量、提高了留学生质量!
药学院1、2、3号楼
药学院大厅
药学院标本馆
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学术沙龙室
交大-浙江医药新药研究开发中心
利用好国家加快实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提供的广阔舞台,坚定不移地走以内涵建设为主的发展道路。以国际化视野、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创新性科研思路率先起步,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药学前8名,通过原创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形成独具特色并为国际同行认同的优势领域;5个以上学术团队进入世界药学领域一流方阵。
药学院主页: http://pharm.sjtu.edu.cn/
更多“院系风采” : http://202.120.33.37/120anniver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