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光明使者:李艳玲副书记谈能源电力行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6月6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李艳玲在杨浦校区行政中心九楼一号会议室给能机学院师生们上了一场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她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结合我校的发展以及能机学院的实际情况,围绕国家能源电力急需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用平实幽默的语言、翔实的案例,带来了一场生动鲜活的报告。
立德树人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高校工作的根本,对外交流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国家能源电力急需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是电力特色大学亟需回答的问题。
李艳玲回溯了2014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并结合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强调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推进关系着国家的建设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对外交流人才是否心怀报效祖国的初心,与高校的德育工作息息相关。
落实会议精神 构建“大思政”格局
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上海市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思政工作要形成“大思政”格局。李艳玲指出要改革创新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化转变,充分挖掘用好德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出为国家做贡献的青年大学生。
李艳玲还就落实思政工作会议精神问题,向能机学院师生解读了学校的相关配套实施意见,并希望能机学院师生抓住学校“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落成的机遇,结合专业所学“走出去”再“引进来”,带出去的是上电的优良传统,带回来的是技术经验。
国际化平台的育人视野
人才的培养最终是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国家的需要,我校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从对接政府合作、服务企业需求、合作国外高校三个方面拓宽了我校的发展战略思路。
师生听完报告,深受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鼓舞,表示要结合自身专业和技能积极投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战略中去,为学校人才培养、内涵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能机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