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变小吃街赶超城隍庙 游客:多了小吃 少了特色

08.12.2017  11:43

  原标题:除上海特色豆花、小笼包等,还有台湾薯条、长沙臭豆腐等特色小吃 田子坊变小吃街赶超城隍庙?

上海特色小吃吸引外国游客。顾晓鸣 摄

  ■本报见习记者 裘雯涵

  在上海各大景点中,田子坊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石库门建筑、老式里弄都让游客深入体会到老上海的风俗人情。

  从最初的工厂民居、文化创意园区到之后的商业娱乐聚集地,田子坊一直在不断变化。近年来,这里更是涌现了一批各地特色小吃,颇有小吃街的氛围。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顾晓鸣评价:“这里快要超过上海原有的小吃荟萃景点城隍庙了。

不少年轻人在秘制串烧店前排队购买。裘雯涵 摄

   年轻人消费观促使商铺转型

  为一探究竟,记者来到田子坊。每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家小吃店,种类五花八门,除上海特色的豆花、小笼包、包脚布外,还有台湾薯条、长沙臭豆腐等地方特色小吃。等到夜晚,田子坊内的酒吧会渐渐热闹起来。

  在这些小吃店中,不乏创意食品。记者看到,一家人气最旺的豆花店里,除了售卖招牌弄堂豆花,还开发了芒果西米豆花、辣肉豆花、抹茶红豆豆花等创意食品。不仅如此,老板娘还将豆花种类手写在木牌上挂在店面里,这些创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田子坊机制很活。”顾晓鸣说,这里的商铺都是从原来的工厂、居民手中租借场地,商家入驻门槛较低。商铺不断更新,出现不少创意店铺。由于商家间存在竞争,小吃店也不能固守老味道,要不断创新。田子坊的消费者多为90后甚至00后,他们的消费观也促使一批原有商铺转型。相比田子坊的“”,城隍庙的小吃店基本上没什么大变化。

   有些“老上海特色”不正宗

  对于田子坊越开越多的小吃店,也有一些市民游客提出质疑。管师傅家就住在田子坊。说起7年前的田子坊,他记忆犹新,工厂已将场地租给画家,最早一批餐饮店开始入驻田子坊。“那时候田子坊文化氛围很浓,餐饮店也都走高端路线。近几年,小吃渐渐多了,而且一直在变。”小吃店开得多,油烟味、噪声等也给附近居民造成困扰,特别是每晚田子坊内的酒吧都营业到凌晨,让不少在这里居住的老人直呼吃不消。

  “创意小吃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豆花都做得不正宗。”在管师傅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家刚开业不久的小吃店,这里主打老上海豆花,招牌上赫然写着“老上海特色”,但店里却售卖台湾夜市小吃。一旁的“老上海糕点店”卖的是抹茶糕等,也和上海特色沾不上边。

  游客林小姐说,她5年前曾来过田子坊,当时这里有不少极具特色的文创小店。“现在这样的店少了,小吃店多了,田子坊有点像成都的宽窄巷子了,少了自身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