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今谈”瑜乐京剧课开讲 2017年复旦大学“国风雅韵”书院传统文化月闭幕
5月16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调今谈”瑜乐京剧课在复旦大学开讲。京剧余派(余叔岩)传人、国家一级演员王珮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同台演讲,为师生带来一场京剧的视听盛宴以及人文与医学的精彩碰撞。校党委副书记袁正宏致辞,克卿书院院长彭裕文出席活动。
一堂余音绕梁的瑜乐京剧课
王珮瑜是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是建国后专业戏校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多年致力传承和传播京剧艺术的她曾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奖。此次受邀来到复旦,王珮瑜多了一个身份:复旦书院特聘导师。
京剧为何会在年轻人中“遇冷”?是“听不懂”,是“太慢”还是大家认为这是“老年人才喜欢”的戏曲?为了破除成见,让年轻学子真正学会欣赏京剧艺术,王珮瑜从京剧的历史渊源、基本知识、主要流派讲起,跟大家介绍起国剧的正确打开方式。嗓子宽,声音立,各种经典唱段信手拈来,作为一名女性,王珮瑜演绎着叱咤风云的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嗓音饱满厚实,唱腔从容多变,充满阳刚之气、沧桑之感,一张一弛之间让在场的师生们充分领略国粹京剧艺术的魅力,连连拍手叫好。一堂瑜乐京剧课引入的都是传统骨子老戏,新颖的教学和互动却让全场师生们都投入到京剧的演唱中。从余叔岩的“三级韵”到“京剧表情包”再到全场念白互动,王珮瑜的讲解深入浅出,活泼有趣。一堂课下来,慕名而来的资深票友拍手叫好,大呼过瘾,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京剧的年轻观众也对京剧有了全新的认识。来自医学院的几位票友随后也登台献唱,王珮瑜则从专业角度进行了点评,让现场气氛愈加热烈。
一场医学与人文的美丽邂逅
作为医学专家和京剧铁杆票友的闻玉梅,则介绍了自己与京剧结缘的过程,并阐述了科学与艺术对于人格素养的双重塑造功能。对于京剧,闻玉梅从小就耳濡目染,可以说是在京剧艺术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和王珮瑜一样,闻玉梅唱的也是老生,后来还专门拜师学艺,在华山医院实习时,经常24小时值班,但只要有半天休息就去学习京剧。闻玉梅身在艰深的医学领域,却十分注重传统文化对于一个人的涵养作用,率先在复旦大学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闻院士坦言,爱好京剧对于医学研究虽然不会有什么直接的作用,但欣赏艺术能够让一个人的身心得到调节。闻玉梅认为,科学研究重要的是观察和发现,艺术则讲究感悟和传播。不论是做科研还是搞艺术,都要学会“沉下去”。
现场,王珮瑜女士与闻玉梅院士还围绕“京剧普及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跨界对话,探讨如何在当下普及京剧艺术,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一次中国文化基因的播与种
“古调今谈”瑜乐京剧课又是克卿书院“医学人文”系列讲堂之一,标志着复旦大学“国风雅韵”书院传统文化月顺利闭幕。此次复旦大学书院传统文化月以“国风雅韵”为主题,分为哲学、民乐、书画、太极、戏曲五个版块,邀请多位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建树颇丰的名家走进校园,为青年学子开设了15场专题讲座和文化体验课。引入社会资源与校内专家联动,将人文学科的深厚背景与优秀中华艺术深度融合。复旦大学依托书院平台,大力推行传统文化的普及性教育,目的就是要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鉴赏、体悟和践行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月虽然落下帷幕,传统文化的种子和基因却深深扎根复旦大学的土壤。据悉,为形成传统文化培育的长效机制,多位相关领域知名人士被复旦大学授予书院特聘导师称号。在校学生将有更多机会直接获得这些名师点拨的机会,并通过通识课程、专题讲座、文化工作坊、社团进书院等途径,系统性地学习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