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学者参加上海理论界代表学习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并发言
编者按:10月18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的“上海理论界代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在沪召开。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树勇作为沪上专家学者代表参加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言。以下为郭树勇教授发言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党的对外工作,较以往对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有了更大篇幅、更广视野、更多创新的论述。报告的第十二部分即国际关系部分,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是更加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政治使命感;二是更加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特征与内涵;三是更加注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对于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统领作用。内容丰富,创新点多,这里仅谈八个方面的理论创新:
一是鲜明地举起了党的国际主义旗帜,明确指出了党的国际主义使命,即“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是十二大以来第一次亮出党的国际使命,这使得我党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思想更加周延和全面,从理论解决了国内使命与国际使命如何统筹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的逻辑问题。
二是进一步丰富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近年来在阐述新型国际关系时,比较多地强调了合作共赢这个核心内容,这次大会的报告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内容,这样使得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增加了社会维度和伦理维度,使得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符合中国特色外交实践的现实和方向,更加有利于中国引领和参与全球治理,展现对外软实力、增加国际话语权。
三是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十九大报告在肯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同时,强调“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背景),并且指出了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呈现了深入发展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发展。将总体不变的时代主题、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与多维呈现的时代特征加以综合表述,更加准确地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内涵,呼应了“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重要判断,从国际关系方面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是提出了新时代的世界秩序观。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的世界秩序观时,更加强调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特点,更加注重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的特点,更加强调了中国参与全球秩序变革的主动性。
五是系统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从目标上讲,明确了“五个世界”建设,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从方向上讲,明确了“五个再全球化维度”,即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从内容上讲,提出了新的世界文明观,即三个“文明超越”: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六、赋予了一带一路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一带一路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体现,极大地推进了区域治理与全球治理,同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十九大报告在科学总结近年来一带一路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将它定位于国际合作平台,既不讲它是倡议,也不讲它是战略,明确了“五通”是它的核心内容,并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意义阐述,与援助发展中国家联系起来,与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联系起来,使得一带一路具有了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双重性质,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这也为未来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预留了空间。
七、进一步阐释了全球治理观。十九大报告高度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理念,即“三个共”,共商共建共享;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原则,即“两个支持”,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责任,即“一个参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八、科学地把握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和平发展道路等方面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仅是全球治理的逻辑前提,也是全球治理的指导思想。从十九大报告看,它又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这是对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更高层次的认识。与此同时,由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方向上契合“中国共产党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自己的使命”,而“世界命运掌握在各国人民手中”,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能够使中国占据优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道义制高点,因此,十九大报告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较高的理论定位。
初审 / 编校 / 潘琪 责任编辑 / 钱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