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华东理工大学赴甘肃定西志愿者支教团志愿者纪实
中新上海网12 月3 日电(冯万磊)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华东理工大学赴甘肃定西支教团成员的初心,他们怀着这样的态度走向西部、走向山村,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同时也使自己的青春过得更加富有意义。
华理研究生支教团自2013年至今,已连续组建三届,向甘肃省定西市的贫困县、乡输送了18名支教志愿者。截至2015年8月底,支教团在当地两所初级中学、一所完全中学和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72800小时,覆盖人数超过4920人。
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化工学院的董雁春和秦雪是2013年8月第一批走进甘肃定西的。她们负责定西市中华路中学全校九年级的化学实验课。在她们的指导下,该校九年级化学实验课程升学考试合格率达98%,位于定西市同类考试第一。董雁春说,在她们去之前学校的化学实验室是闲置的,化学实验课只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完成。支教团到达学校以后,将实验室充分利用了起来,董雁春和秦雪带领学生将课本上的试验一一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试验。“学生们特别喜欢去实验室上课,每次都是提前走进实验室,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和我们讨论。”秦雪说。
同样来自化工学院的吴婧是第二批赴甘肃定西支教的研究生。到达支教学校后,陆续有学生跑来咨询她关于大学生活的事情,对大学生活特别感兴趣。于是吴婧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为学生讲述“大学里的那些事儿”。吴婧说:“最使我难忘的是每次上课学生们都会提前半小时回到教室等着,有的甚至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写上‘欢迎吴老师为我们讲课’,督促我更加用心准备每一堂课、每一张PPT。”吴婧和同伴还带领学生们开展研究性课题实践,在支教的一年中共完成三大组30类课题研究,总结论文1500余篇。“轮胎沟槽设计与交通事故研究”、“定西市不同超市物品价格对比研究”等课题在研究性课题评比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参加课题实践的学生说:“研究性课题激发我们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求,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吴婧和同伴希望尽可能多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不仅带去知识,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和视野。当了解到学生经常抱怨买水的地方离教室太远时,她们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教学楼大厅设立“诚信饮水”站点,使学生一出教室门就能买到水。“诚信饮水”活动无人看管、自动付费,学生们取水后自觉把钱放入收款箱,全程无老师和学生看管,不仅解决了饮水问题,还建立了诚信教育“站点”。
做想做的事,让青春变得有意义
艺术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朱润秋也是支教团成员之一。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她,多次获得奖学金,毕业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可是当英国留学机会和西部支教同时摆在她面前时,她毅然选择了赴甘肃定西支教。
朱润秋说,在支教的过程中了解了很多山村的情况,成长了很多。最让她难忘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甘肃定西助苗一对一”资助活动。支教团发现很多学生家庭条件十分困难,不少人中途辍学,于是,与华理EHS校友会联合发起了这项资助活动。为了了解每一位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支教团成员一一走访了受资助学生的家庭。截至2015年8月,活动共结对学生69人,涉及当地8所学校,募集资金财物9万余元。
除此以外,支教团先后在支教学校开展了关注初中生生理卫生健康的“蓓蕾计划”以及提倡感恩的“感恩心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给朋友的一份礼物”废物再利用活动等。
同行上学路
支教团成员夏佳琦走访的第一个孩子住在山里,要先坐4个小时的大巴,再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天孩子凌晨4点就要起床出门,晚上很晚才能到家。夏佳琦说,她和同伴到达学生家时天已经黑了,晚上必须住在学生家,早上4点钟和学生一起走上学的路。她深深地感受到大山里求学的艰难,“因此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条件”。
夏佳琦支教的学校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定西市符川镇。在距离上海2000余公里的地方,夏佳琦和队友们感受到了“水比油贵”的生活。定西人家,院子里都有一个倾斜的水泥地面,低处是用来存雨水的水窖,存水用于洗衣、做饭、洗菜、洗漱。夏佳琦说,一碗油换不回一碗水的事情在定西真实发生过,而这些场景她们只听说,没见过。“一年的定西支教生活,让我学会做饭、生炉子、珍惜水,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这是她们的真实感受。与夏佳琦一起的还有江南姑娘董雁春。2013年8月董雁春走进定西,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位水乡妹子的皮肤变得又黑又干,头发像枯草一样。她干脆剪掉留了多年的长发。她说,来到定西和学生一起上课、一起生活,使她真实地感受到了大山里孩子求学的不易,对于自己皮肤的一点变化,也变得比较坦然。
社会学院的陈敏媛一直热心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600小时,曾获2013年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2014年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提名等。她在今年成为第三批支教团成员。
陈敏媛支教的学校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刚到这里,她不仅有轻微的高原反应,而且容易感冒、咽喉上火、嘴唇爆皮。她说,之前从没有真正走进过农村,到高峰乡后才明白,有些地区依靠捐钱捐物是没有用的,只有更多的人过来建设它,才会带来改变,“了解他们,融入他们,再去帮助他们”。现在陈敏媛每天劈柴、生火、做饭,更加独立、坚强,不仅贡献力量,同时也改变着自己。
原文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5-12-03 | 作者:冯万磊
原文链接: http://www.sh.chinanews.com/news/20151203/230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