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选登】2017年上海理工大学尚理网络文化研究室培训大会顺利举行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切实提升学生通讯员的新闻写作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打造一支政治敏锐性强、新闻敏感性高、文字功底好、沟通能力强的学生通讯员队伍队伍,学校尚理网络文化研究室与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深度合作、精密对接、精心筹划了宣传业务能力专题培训。培训于11月3日、4日在上海开放大学进行。新媒体工作室、沪江通讯社指导教师及全体成员参加。
会上,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叶磊之指出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邀请教育、媒体界的资深专家和一线记者举办宣传业务能力专题培训,旨在让学生通讯员树立“一名通讯员就是一个宣传阵地”的理念,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业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通讯员队伍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她充分肯定了新媒体工作室、沪江通讯社对学校宣传工作做出的贡献,并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学生通讯员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意识,坚持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二是希望学生通讯员练好本领,培养较高的政治素养、敏锐的素材捕捉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专业的新闻写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在工作中做到“眼、嘴、脑、腿、手”五勤。
本次大会还表彰了一批为我校网络文化建设、新闻舆论宣传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学生通讯员,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董剑戟、卢萧为优秀通讯员代表颁奖。
随后,科技日报上海记者站站长、中央媒体在沪联合会副秘书长王春做了题为《关于科技新闻写作的一些体会》的报告。她针对学生通讯员的工作困惑,运用大量生动详实的案例,介绍了科技成果报道、科技会议报道、科技人物专访等不同类型稿件的采访技巧和写作方法,并提出“以‘情感’‘美度’‘温度’提升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记者必须掌握宏观把握能力、逻辑思辨能力、新闻捕捉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真知灼见。
新民晚报记者、新民晚报大学城编辑易蓉做了题为《校园新闻写作》的报告。她从新民晚报为何是上海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为切入点,运用接地气的语言介绍了校园通讯员应具备的能力、如何驾驭通讯等不同文体的技巧等内容。报告重点传授了撰写高校人物通讯的要点,指出“好选题是好文章成功的开始”、“新闻触角近在咫尺,远在天边”、“以外宣思维做内宣”、“采访前要做充分的功课”、“至少应采访2名被采访对象的身边人”等极具操作性的实用观点。
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分析员侯劭勋做了题为《网络活跃人物动态研究》的报告。他从人类现在所处的网络环境的历史方位出发,介绍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新技术广泛应用将对舆情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冲击。要求学生通讯员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时树立保密意识,并对如何通过分析网民群体、个体特征,研判网络影响力做了经验分享。
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部长杨大刚做了题为《打造海大人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掌上家园》的报告。他用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示了上海海事大学新媒体所获的荣誉成就,分享了运营新媒体的原则和技巧,并通过实例阐释了 “注意推送对象”、“内容为王”、“拼的就是投入和执行力”、“目标粉丝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重视互动”等具体建议,期待官微成为繁荣校园文化、汇总校园好声音、为大学美誉度贡献力量的综合平台。
上海杉达大学传媒学院院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原书记副台长张伯安教授做了题为《关于新闻评论与写作》的报告。他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多年实践经验,澎湃激昂地阐释了新闻评论的视野、新闻评论的立意和新闻评论的具体案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掌握习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重要论述,努力转作风改文风,“先问真假、再辩是非、后说利害”,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评论作品,发挥好宣讲政策、动员群众、推进工作等新闻评论价值。
由五位教育、媒体界的资深专家和一线记者精心打造的五场专题报告,聚焦新闻写作、人物采访、新媒体建设、新闻评论、舆情分析等多个主题,内容详实、案例生动、见解独到,让上理学生通讯员队伍全方面开拓眼界、拓展思路,政治素养、沟通表达、采访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宣传工作中不负使命,不负青春,谱写人生的精彩华章。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通讯员队伍的凝聚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激发进取精神,营造和谐氛围,11月4日,尚理网络文化研究室还组织了轻松欢快的素质拓展活动。至此,培训大会圆满结束。
校宣传部部长叶磊致辞(王博 摄)
优秀学生通讯员(王博 摄)
优秀学生通讯员(王博 摄)
教育、媒体界的资深专家和一线记者进行宣传业务能力专题培训(王博 摄)
培训大会现场(王博 摄)
合影留念(王博 摄)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 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