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幸福人生需要拥有爱的能力,而人的这项能力与童年时父母的关爱息息相关。前天,闸北区法院少年庭与闸北区图书馆邀请十余对近两年在该院进行诉讼的离婚、抚养、探望权纠纷中的父母及孩子,参加“有爱才有家”亲子活动。
爱的能力与父母有关
活动伊始,心理咨询师张华老师对在座家庭进行集体回访和心理团询。他抛出“20年后,你在干什么?你的孩子在干什么?”的命题,向大家讲述孩子成年后所拥有爱的能力的重要性。
恬恬(化名)的父母刚离婚不久,后续还有涉抚养费等纠纷在法院审理,但这次父母都来参加了活动。“0至6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感受力最敏感的阶段。父母的争吵、怨恨,对孩子的迁怒,会让孩子缺乏关爱,背负长期的负罪感,容易形成孩子成人后对人的不信任和无安全感。”随着张华老师的娓娓道来,恬恬的父亲开始偷偷抹眼泪。当活泼的恬恬举着小手告诉大家她“很爱爸爸妈妈”时,两次到法院提出离婚的年轻父亲,紧紧抱着女儿泣不成声。恬恬父母告诉女儿:“离婚是大人的问题,与你无关,但爸爸妈妈都将永远爱你。”
留下“家”的完整记忆
活动现场,另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女孩总是特别不安地满场地转悠,她就是11岁的琪琪(化名),父母以“工作忙”等各种理由推托没有前来,她跟爷爷奶奶一起参加活动。由于父母的不和,琪琪在充满争吵和暴力的环境中成长,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直至父母去年离婚,琪琪判给父亲抚养,可他又时常忙于工作,疏于管教、乏于关爱,使琪琪形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渐有暴力倾向。
据了解,琪琪喜欢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完全不着边际;在学校,明明已经上课,她还是呆呆地站在教室门外不进来……这让琪琪无法正常地上学、生活,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现已辍学半年多。家人将琪琪送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就医。经评估,琪琪具有妄想与幻觉的症状,精神科医生虽未给出明确的诊断,但已经开药让她服用。
法官摸着琪琪的头问她:“琪琪,你爱妈妈吗?”“爱!”忽闪着大眼睛的琪琪脱口而出。“为什么呢?”“因为我是妈妈生的。”感情面前,琪琪一点儿也不“特殊”。
参加这次活动,琪琪很开心,因为她与爷爷奶奶一起制作的彩陶熊猫得了三等奖。包括恬恬在内的很多孩子也很快乐,因为他们与久未谋面的父亲或母亲一起亲子照相,留下童年对“家”完整的记忆,因为父母给了他们最好的六一节精神礼物。
关注离异家庭未成年人
最后,上海市高院少年庭庭长朱妙代表法院,向孩子及家长赠送了《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心灵——法官心理学家与父母的对话》,闸北区图书馆馆长丰华英也向参加活动的家庭赠送《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闸北区法院副院长王宗光介绍说:“少年庭引入心理干预制度、社会观护员制度,聘请具有专业资格的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妇儿工作者担任社会观护员,关注离异家庭中未成年人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全方位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自去年我院于全市率先将涉未成年人离婚案件纳入少年庭审理以来,受理抚养费纠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探望权纠纷等数量同比减少40.8%,43.6%及84.2%,有效减少了诉讼对孩子的心灵伤害。”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