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热点纵谈——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二期举行

29.09.2017  17:35

9月27日晚,由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主办,共青团上海财经大学委员会、学生联合会共同承办的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二期在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如期举行。本期论坛邀请到来自国际工商学院的鲍晓华、余智、聂光宇、王子四位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对当前国际经贸几个热点问题展开论述。论坛由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王运金主持。

  论坛正式开讲之前,科研处副处长郑春荣教授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主办方对主讲嘉宾及莅临讲座的老师、学生致以谢意。郑老师讲到,“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设立论坛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我校一流的师资队伍,突破专业与学制的限制,使得众多杰出的学者和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交流;论坛以“三学”为名,旨在以学者为引领、以学问为交流载体,以打造有影响力的上财学派为目标,希望师生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共同铸就这一具有上财印记的品牌论坛。

  鲍晓华教授以“自贸区:为什么进入?为什么退出”为题,首先阐述了区域贸易协定(RTA)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蔓延的特征事实,并分析了影响RTA进入的经济、轮轴-辐条结构等原因。接着以贸易自由化与一国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解读了RTA退出的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战略迫切需要加大国际贸易的开放。


  余智副教授关注中国长期实施的出口促进战略,他以“中国出口促进战略的转型”为题,从理论、事实、改革三个层面解读了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他指出,进口而非出口是提升国民福利的最优目标。长期的出口促进战略可能导致贸易目标扭曲、贸易条件恶化、外汇储备风险增加、通货膨胀提高、社会福利降低、贸易争端加剧。由此,余教授提出通过缩减出口补贴、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降低对出口拉动经济的过度依赖。

  聂光宇副教授以“中国资本流动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管理的具体实践,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国际资本最优管理理论。他指出,线性的资本流动税制在确定最优税率,调整灵活性等方面存在缺陷,进而针对我国目前开放资本账户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可以自发防范风险的“累进资本流动税制”。

  王子老师以“中国出口附加值增长意味着什么?”为题,从事实、原因和影响三方面对中国出口附加值增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利用iPhone的全球生产链展示了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持续提升的事实,分析其内在原因是中国的出口厂商依靠技术学习和政策鼓励,逐步实现了国产原料、零部件对进口原料、零部件的替代。而技术和创新所带来的回报,带动着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走向技术创新驱动的新模式。

  整场讲座精彩生动,气氛热烈,特别是案例讲解形象易懂,得到了现场200多位听众的高度评价。论坛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四位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加深了对国际经贸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 供稿:李爽 供图:赵赫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7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