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烈士纪念日 沪上大中小学多种形式寄托哀思
昨天,是中国第一个全国公祭的烈士纪念日。沪上大中小学以丰富的纪念活动带领学生缅怀烈士功绩。向烈士塑像敬献花篮、参观英烈图片展、在微博和微信上开设网上纪念烈士专栏,以多种形式寄托哀思,表达敬意。
沪上各高校曾涌现出许多革命烈士。在烈士纪念日之际,不少高校特意整理出一批校友烈士事迹、学籍档案等物品在线上线下展示。在复旦大学百余年历史中,曾涌现出42位烈士,为沪上高校之首。日前,一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网络展览在复旦档案馆官网上线,集中展示这些校友烈士的功绩。在纪念日当天,一批烈士当年在学校的学籍档案等物品也首次向公众展示,烈士家属也走进校园和学生互动。
档案馆副馆长丁士华告诉记者,从牺牲年份来看,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直到近些年,各个时期都有复旦学子英勇无畏的身影。一份1925年冬季复旦大学同学录显示,在一个班级的几十位同学中,就涌现了3位烈士。可见当时学生运动氛围之盛。
丁士华说,从发掘的史料来看,一些师生有着优越的家境,只是为了心中一腔理想投身革命洪流。投身抗战的校友何柏梁就出身于商人家庭,可说是富甲一方的大少爷。在被出卖逮捕后,特务问他,“你是一个公司经理,财产有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参加革命?”何柏梁回答说,“我觉得一个人有钱,一个人享受是可耻的。我不愿一个人享受,我要让成千上万的人都有好日子过。”一席话说得对方哑口无言。
网络微祭扫也成为向先烈表达哀思的重要平台。上海交大整理出24份英烈事迹,在网络上发布了“青青犹在”交大英烈传专题。前昨两天,网络平台上集中推送烈士英雄事迹、烈士诗抄等内容,在微信朋友圈内广为传播。
不少中小学也将纪念活动渗透到教学中。在烈士纪念日前后,宝山区各中小学组织动员学生以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的形式,到烈士陵园、青少年爱国主义基地等地,参与维护纪念设施、提供义务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