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医学专家呼吁:推广卫生应急安全屋实现多层级保障

07.02.2015  08:18

  东方网2月7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在今年上海“两会”上,有专家提出,在人流过于拥挤的灾难现场,救护车通行难将成为影响应急救援效率的重要因素。昨天,由上海市医学会灾难医学专科分会主办的“特大型城市安全与灾难医学救援”研讨会上,灾难医学专家提出,在地铁等公共场所预留救援通道,建设覆盖全市的“备灾医院”和社区卫生应急安全屋,确保黄金救援时间不会被耽搁。

  救护车开不进事故现场。市灾难医学专科分会主委、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对此很有感触。该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经常有奔赴灾难现场应急救援的任务。在很多情况下,灾害现场的路面交通出现严重拥堵瘫痪,应急“移动医院车”想要深入救援现场却不容易。

  此前,有专家呼吁打造覆盖上海的立体救援网络。不过,立体救援网络也有力不能及的时候。“譬如地下交通线路发生问题时,如果周边没有停机坪,直升机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刘中民说,在维也纳,地铁线路预留一条备用轨道,留作突发事件抢救专用,平时不通行列车;每个地铁站台都设计急救车可直接开下去的通道。专家据此建议,城建要为救援“留白”。

  会上发布了美国一份创伤研究报告,称由于专业化创伤中心的人力物力和经验充分,比无经验医院的抢救成功率高60%。美国将创伤中心分为初中高三级,并立法规定按照创伤评分确定首诊医院,如果没有及时转运就是违法。专家指出,虽然我国没有立法意义上的创伤急救医院,但并非所有医院都有创伤医生。由于缺乏专业化应对,送错地方可能导致伤员得不到确切的治疗。专家建议在全市范围设置部分应急救援定点医院,作为“备灾医院”。

  会上,“卫生应急平安屋”的理念获得众多专家一致认同。“平安屋”日常向社区居民宣传各类防灾减灾急救知识,普及推广应急物品,在灾难发生时作为社区紧急救援临时指挥部。目前这样的应急平安屋已在浦东新区昌里花园社区建立完成,深受居民好评。刘中民建议向全市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