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者·记上海市模范集体、市商务委外贸发展处
在上海市商务委外贸发展处(以下简称贸发处)处长尤永生的记忆中,早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原本应该送到他们这里的锦旗先被送到了其他处室,最后又辗转回到他这儿。“我们处室虽然工作起来都很拼,但个个低调,有时活都主动干完了,对方还不一定清楚我们具体叫什么部门。”尤永生笑着说。
然而,就是这个仅由14人组成、“80后”“90后”年轻骨干占半数以上的处室,却几乎承担了上海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几乎全部职能:2015年至2019年,在确保上海外贸稳中提质、服务进口博览会、推进贸易便利化等多场“硬仗”中,贸发处更用扎扎实实的各项成绩,证明了他们是一支拉得出来、打得赢仗的商务“铁军”:2016年以来,上海全市外贸规模连续5年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上海全市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即便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上海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规模依旧继续保持正增长……
前不久,市商务委贸发处被授予了新一届上海市模范集体的荣誉,再一次向大家证明了他们的实力。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干劲十足的队伍,看看他们,是如何用专业与实干,打造上海外贸进出口的最美蓝图。
应对摩擦
筑起外贸平稳运行“结界”
时间回拨至2018年,在贸发处众人的记忆里,那年夏季的台风尤其多。一不小心,上海就成了最“招风”的地儿,“安比”、“云雀”、“温比亚”等台风接二连三地直接在上海登陆,数量甚至突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纪录。然而,比狂风暴雨来得更猛烈、让贸发处同仁们记忆犹新的,还是从那年上半年就显出端倪的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与外贸运行状况。贸发处自上而下所有人内心都掀起波澜,甚至不比任何一场影响上海的台风小,因为大家都清楚,一场“硬仗”在所难免。
山雨欲来风满楼。台风路径尚可预测,但外贸形势却无迹可寻。“由于存在时差,国外的消息往往是在我们的夜间发布,贸发处所有成员几乎都是衣不解带紧盯国际形势,生怕漏掉一丝讯息。”尤永生告诉记者。这期间,贸发处除了日常持续监测与分析外贸运行,及时上报全市外贸运行情况和工作台账外,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外贸形势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14名成员以全市1000多家重点企业为对象,全面开展“地毯式”调研排摸,记不清多少个通宵“熬”出的多份工作专报,最大限度为上海外贸保驾护航。
望着不断拍向办公室窗户的疾风骤雨,听着新闻里滚动播报的最新消息,副处长江潇和处里新进干部杨安洋知道,或许这又将是个回不了家的“不眠夜”:手边是刚刚收到的舆情,电脑里还有亟待分析的报告,可他们和贸发处的所有人都不曾忘记自己的职责,立刻以最饱满的热情度坚守各自岗位,投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
急!本市某高校被国外列入未经验证名单,此前与其合作的境外高校不再与其学术合作;急!某研究机构所需进口生产设备因出口国拒批出口许可证而无法进口,科研项目不得不停……贸发处在获悉这些紧急情况后,再度挺身而出主动担责,指导相关机构从完善组织架构做起,逐步实现敏感物项采购、使用和销售全程监管,帮助这些单位日常运营平稳回到正轨。
人们总开玩笑说,“魔都”有种神奇魔法,自带“结界”,每回都能让上海人民在台风面前化险为夷。市商务委贸发处则是凭借专业和敬业的精神,迸发出强大的团队力量,相继牵头出炉“稳外贸20条”“稳外贸30条”等政策,为上海外贸平稳运行、持续发展多次筑起“结界”。
服务进博
交出亮眼“成绩单”
古语有云:能者多劳。随着全市外贸形势逐步回稳,两个更为艰巨的专项工作组工作,又被交到了他们的手上。随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的日期临近,牵头组建上海交易团和贸易便利化工作组的任务,让贸发处肩头的担子又重了些。“尤其是首次进博会举办前,大家都没有经验,我们也是边摸索边试着去做,然后再做更好。”尤永生说。
短短3年间,贸发处果然不负所望:上海交易团连续3届蝉联采购意向订单居各地方交易团首位;以进博会为平台,国家层面连续出台贸易便利化创新政策,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在放大……
短短3年间,贸发处始终筚路蓝缕,他们目所不能及的艰辛更让人感动:进博会举办期间,贸发处全体工作人员全部进驻现场提供一线服务,国家会展中心成为工作人员们日夜24小时不间断集中办公的“根据地”:在这里,协调解决交易团成员单位和采购商安检入场、车辆场地安排等根本不是“问题”;为高新技术企业、有采购功能的共计467家企业的1974人办理应急采购商证件更算不上“难题”……当15万观众变成16.7万的时候;当意向订单达到287个共计67.4亿美元的时候,当超过1亿美元的订单项目达到14个之多的时候;当21项、14项、“13+6项”这一个个看似非常困难的政策被争取到并落实的时候……也都是贸发处全体同仁最为自豪的时候。这些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贸发处全体同仁们默默无闻的坚守与奉献。
不知何时起,贸发处的那间办公室,就成了整栋楼里最晚熄灯的“最靓”风景线。尤永生坦言,其实贸发处不少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第三届进博会又处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可即便这样,也没有一个成员提出请假超过一个整天,同事们出差返沪或者外出开会,往往还不忘记先回来加个班……今年7月,进博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副处长于玲为了更好地发动企业参与,经常顶着烈日自己开车到最远的郊区去做政策宣讲,压力最大的时候原本就瘦弱的她一下子又瘦了好几斤;处里的年轻干部夏勇征,家人生病住进了医院,可作为家中独子的他硬是没落下一天工作,即便是两头奔波照顾双亲,作为团队“笔杆子”的他,还是会在陪护的病床前打开手机,尽心尽责逐字逐句完成各种材料的撰写。其实像于玲、夏勇征这样的工作人员,在贸发处又岂止一两个?甚至连60岁的外聘内勤老师牙痛反复发作,也不愿轻易请假,她对尤永生说:“看到处里的同志们太忙了,我又怎好意思请假呢?”
“战友”们的辛苦,尤永生其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很多时候,我真的不忍心让同志们这么辛苦,但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我们贸发处也必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全身心投入和参与进口博览会这样的国家重点项目,既是荣誉更加是责任,我想这就是同志们无怨无悔付出的动力所在。”尤永生不无感慨地说。
来源:劳动报 作者:李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