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借助“互联网+”开展后勤服务
中国海洋大学开发“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移动后勤APP服务师生——
今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的2015级学生张晓然,在入学报到前就被学校提供的“互联网+”便利服务感动了。原来,令她赞不绝口的是近年来该校后勤工作借助“互联网+”推出的宿舍查询服务,学生只要登录系统,住宿信息便在电脑上一目了然。
“这只是学校借助‘互联网+’开展后勤服务的一个项目,我们的目标是构建高校智慧后勤服务新格局。”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陈锐告诉记者,“‘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后勤服务一号通、移动后勤APP(手机客户端)……全校的后勤服务从‘汗水型’变身‘科技型’,为师生享受优质高效后勤服务提供便利。”
在中国海洋大学教学区,有一间不一样的“教室”,它被师生称为“舒心的地方”,这里就是后勤服务大厅。“把大厅设在教学区,就是要离师生最近,让他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后勤集团总经理王哲强说。
“同学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记者近日走进后勤服务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客服人员有条不紊忙碌的场景,接听电话、受理来访、录入信息、派工、回访。大厅负责人吴丽介绍说,这里平均每天接待师生来访100人次,有效信息录入量80余条,高峰期能达到400条,后勤服务满意率达到100%。学校还在校园网上开通“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让“互联网+”变身为“互联网家”,师生无须东奔西走,鼠标轻轻一点即可实现网络报修、服务监督、失物招领等线上服务。
一天,在学校图书馆工作的贾瑞老师发现楼道灯不亮了,他把这一情况发到“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上,2分钟后信息通过审核,3分钟后完成派工,15分钟后就有后勤工作人员上门维修。“你们的服务很好,速度太快了!”面对回访,贾瑞高兴地说。
依托“数字后勤服务大厅”这一主站,学校后勤集团还开通了学生公寓管理、餐饮管理、餐饮服务监督、校园环卫监督等平台,车辆智能管理平台等也在设计开发中。大四学生叶小萌对“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推出的“二手市场”赞赏有加,“临近毕业,积攒了很多东西,带不走,就想卖掉,‘二手市场’可帮了大忙”。
如今,微信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为此,中国海洋大学开通“后勤微信公众号”,打造“微观后勤”,让师生对后勤服务尽在“手掌”之中,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后勤文化的窗口和服务育人的阵地。大三学生萧思雨说:“当从微信上看到餐厅工作人员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开始忙着做早餐时,我认识到节约粮食就是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点开公众号的评论区,类似的动人故事每天都在书写。
“微信公众号不仅推出展示后勤一线工作的图文专题,还向师生及时推送服务资讯,如停电、停水、浴室开放、餐饮调整等通知。”吴丽说。此外,校园卡余额查询、低电量宿舍查询、宿舍卫生内务成绩查询、签到领积分等一些新型实用功能,也在公众号中推送,吸引着广大师生刷屏、点赞。
在中国海洋大学,APP成为后勤工作的“神器”。对此,干了20多年维修工作的职工郝永臣感到很稀奇,“以前都是领导分配任务,现在变了,在手机上点开APP,每天的工作都在里面‘躺’着呢”。王哲强告诉记者,“移动后勤”APP的优点在于更加方便、快捷、智能的操作流程,它与“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微信公众号使用同一数据库,所有信息同步显示,避免重复和遗漏。
郝永臣有一个生动的比喻:“现在师生是发令员和裁判员,后勤员工是运动员,发令枪响后,运动员必须跑好、跑完。”(记者 孙军)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13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