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枫泾也出产大闸蟹了 首次开捕最大的7.3两重
10月16日消息:经过七个月精心养殖,枫泾“开太红”大闸蟹昨日开捕,这也是上海首次利用稻田湿地饲养河蟹,实现“蟹稻共生”的模式。首次开捕,最大的达到了7.3两。上海海洋大学专家表示,他们将通过挑选蟹中“姚明”的方式,一代代复壮,预计明年最大的达到8到9两,后年突破1斤,并实现批量化生产。
稻田养蟹保农作物又保蟹
蟹稻基地位于枫泾镇,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水稻丰收在望,足两的大闸蟹也在旁边的水域里爬来爬去。稻农将大闸蟹打捞上岸,平均规格达到了3.2两每次。“前几天,我们抓了一只雄蟹达到了7.3两。”种植户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何文辉说,今年是蟹稻共生首次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孕育出来的大闸蟹格外肥美,而且绿色健康。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科学院王武教授告诉记者,此次实验成功,打破了以往认为水稻田种不出大闸蟹的传统思维。其实稻田蟹好处众多。一是保粮,我们国家用湖来养蟹,原来湖里一亩只能养200只,平均每只蟹有3平方米的生存空间,但后来增加到1000只,不到半年就把湖里的水草吃光了,对水环境循环造成影响,国家每年要花巨资来治理相关的湖泊。其次,水稻来代替水草,种养结合,既保农作物,又保蟹,提高了农作物的水平。因为农作物不能打药,一打药蟹就死光了,推出来的米是蟹田米,氨基酸含量最高,而农药残留最低。稻田里间距很大,蟹在里面爬来爬去,一有风吹,稻谷上的虫子掉落下来,也成为蟹的天然饵料。
今年最大一只达到7.3两
普通大闸蟹每次在3.2两左右,在蟹稻基地最大的一只达到了7.3两。“今年是第一批,明年将大面积推广,选出最大的蟹作为种子进行培育,明年最大的争取达到8到8两,后年突破1斤。”何文辉说,他们只在云南极个别水草丰茂的湖泊,发现过1斤以上的蟹,但是数量非常少,他们将来要形成批量,目前正在做超级蟹的研究,已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
“上海人一年要吃掉6万吨蟹,其中本地蟹不到1万吨,这有碍于上海水资源不够多,但上海有100万亩稻田,如果拿出其中10万亩进行蟹稻共存,肯定能自给自足了。”何文辉说,第一批“开太红”大闸蟹开捕后,平均3.5两蟹,价格在160元一对,3两左右的价格为130元一对,而且第一批已经全部被订购。
另据记者了解,国庆节后,阳澄湖大闸蟹每对“3母4公”规格的捕捞价为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