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程贵孙:全球城市,上海准备好了吗?
全球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引领并支配世界经济运行的主体力量,具有整合和配置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全球城市必须自己拥有全球战略性资源,如科技、人才、资金等,具有战略性产业,是全球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并且在地理上具有战略性通道,是全球资源要素的集散分配中心,因此全球城市是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集中体现。目前,被世界公认的全球城市主要有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这些主要全球城市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大,人均 GDP程度高,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的服务经济结构明显;二是具有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流量与交易,主要表现是作为高端人才、科技资源、金融资源、贸易资源和国际跨国公司总部的聚集地;三是具有全球控制力和影响力,主要表现为具有整合和配置全球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的能力。
上海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在2040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全球城市的定位,对上海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全球辐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下上海各界也展开了对建设全球城市的大讨论,帮助上海准确找到建设全球城市的方向。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升级缓慢,竞争优势下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产业结构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总体上来说,上海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进程仍较缓慢,服务业比重不高,产业结构远未达到最优。从1990年开始,上海的产业结构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三个产业的产值均有大幅增长,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最快,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日趋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逐渐上升。2012年上海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0.4%,但与发达国家国际化城市75%的及格水平相比,差距还是较大。世界著名的全球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高达91.4%(2012),91.1%(2011),86.0%(2012),可以看出全球城市是一个服务经济为主的城市,与这三座城市相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
2.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关键要素流失。商务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成本、能源资源成本等。根据福布斯《2013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从劳动力成本、税收成本、能源价格、办公用地租金和企业四险负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指标上比较,上海是中国大陆商务经营成本第二高的城市,仅次于北京。近几年上海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带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经营成本全面提升。仅以劳动力成本为例,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4年春季人才供需报告显示,上海以月薪7214元高居全国薪酬排行榜榜首,而与上海同处长三角的杭州平均月薪是5844元、苏州是5544元,上海劳动力成本已明显高于长三角周边城市。随着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运营成本还将不断攀升,过高的商务运营成本可能导致优秀企业、优秀人才等要素不断流出,这从近几年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纷纷将总部迁出上海等现象中可以预见。
3.人口老龄化持续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已经陷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漩涡,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从人口结构上看,上海不仅是全国最早老龄化的城市,也是目前为止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根据最新统计,2013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为1432.34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87.62万,占总人口的27.1%,比2012年增加了20.30万,增长5.5%,占总人口比重也比上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此外,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60-64岁占33.8%,65-69岁占21.8%,70-79岁占25.9%,80岁及以上占18.5%。这表明上海老年人口高龄化态势持续加重。在人口老龄化阶段,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相对较高,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形成总人口“中间小、两头大”的人口结构,这使得劳动力供给不足,养老金匮乏以及社区老年服务发展滞后的问题更加严重,也会对各类社会保险计划,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财务收支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成为制约上海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4.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上海虽然工业基础良好,对外开放程度高,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存在自主创新不足,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在某些产业制高点受制于人等问题。从科技研发投入来看,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002年首次突破100亿元,2008年达到362.3亿元,到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的679.29亿元,但历史最高值仍然只占上海GDP的3.37%,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5%到10%。上海科技研发费用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因基数较低,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从科技研发产出来看,专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2002年以来,上海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5.3%和22.6%。然而,在专利类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的授权比例在2011年之前一直低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尽管发明专利的授权比例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阶段,但幅度较小。2012年,发明专利的授权比例达到了22.1%,首次超过了外观设计专利的比例,但这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也有差距。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上海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仍然较低。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上海则为25%,其中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可以看出,无论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还是建设全球城市,都需要上海在科技投入、研究与产业衔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多下功夫。
5.土地资源稀缺,后续发展空间受限。全球城市的建设要更好地挖掘土地供应潜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城市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和可持续全面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江苏的嘉定、宝山、松江、崇明等10个县划归上海,上海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总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2012年年末常住总人口达到2380万人,其中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等主城区人口达到了707.35万人,主城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4438人。2012年上海机动车汽车拥有量达到212.86万辆,其中轿车的拥有量为140.02万辆,相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241.7%和376.7%,远远超过了上海人口的增长速度。进入20世纪以来,上海城市超规划的扩张给城市资源、环境、交通等带来了巨大压力。以城市交通为例,上海以小客车为主的个体机动交通的发展明显快于公共交通。根据2014年8月国内某地图导航软件公司对全国各大城市二季度交通现状的分析,上海是全国最堵的城市,拥堵延时指数达到2.16,出行平均拥堵时长是15.73分钟。在土地资源有限,发展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上海如果找不到控制城市继续快速扩张、功能优化提升的有效办法,一定程度上将制约上海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城市的建设。
对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累积和不断形成的过程,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第一,在城市发展道路上,必须走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友好和谐发展的道路。未来随着全球城市建设的推进,上海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庞大的人口基数与相对较少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要探索一种契合土地集约、人口高度密集特点的城市发展模式,既保证城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又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第二,在城市产业选择上,必须大力发展“四新经济”,进一步推进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四新经济”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纽约、东京等主要全球城市目前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上都有许多新的应用和产业创新,上海当前要抓住新一轮的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契机,借鉴主要全球城市经验,大力发展高效、低耗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经济”,提高产业增长的结构效益;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会展旅游和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走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在城市对外交往上,继续实施主动的开放战略,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商务环境。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主动开放战略的一个重大举措,今后要加大开放力度,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程度,例如对上海现有特殊监管区域进行升级和整合,在服务业方面扩大开放和深化贸易投资自由化改革,形成贸易投资便利自由。要大力吸引国际500强公司、跨国企业、金融机构的总部和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营运中心落户上海,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规则和机制,促进国际国内生产要素高度聚集与融合,把上海打造成为集聚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战略要地。
第四,在城市创新上,必须优化创新环境,打造创新型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一般都是全球创新和新兴技术的策源地和聚集地,上海城市创新要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整合企业、高校、园区等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促进技术研究和产业的衔接转化,大力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同时要革新人才引进制度和相关政策,集聚创新人才,优化上海城市创新环境,激发各层次的创新活力,尽快把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策源地。
第五,在城市治理上,必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从纽约等主要全球城市来看,控制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是全球城市推进公共治理的主要方向。上海在建设全球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将过去长期实行的以“增长为导向、政府为主导”的城市治理方式转变为“管理小政府、服务强政府”的治理模式,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目标,以服务质量为绩效标准,在全球城市建设过程中吸引各种社会组织、城市公民参与全球城市建设与治理,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促进上海提高城市生产效率研究”的研究成果) 阅读原文
来源| 文汇报 编辑| 陈勋楠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