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更健康”2016阳光论坛举行
10月28日,由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与上海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6阳光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让残疾人更健康”。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季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玲应邀出席论坛并先后致辞。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郭新志、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授Caren L. Sax,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所长邱卓英、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主任张爱民等嘉宾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医院管理者、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就健康中国视阈下残障人群健康治理、辅助器具管理、残疾预防、精准助残等议题展开研讨。
汪玲在致辞中指出,残疾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可能直接感受残疾,或者有家庭成员,在其寿命的某个阶段,感受到功能受限,如何为这个群体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季敏在致辞中指出,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给残疾人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要顺应社会转型,融入健康理念,寻求更大的突破。当前,应当抓住机遇,摸清残疾人需求,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应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作用,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水平,推动残疾问题研究的创新与实践,使学术研究成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多地造福于残疾人,服务于残疾人。在随后的主旨发言中,从传统辅助器具发展模式的缺陷和困境出发,季敏强调,改革传统辅助器具发展模式是迫切的需要,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辅具发展当中的作用,逐步提高辅具覆盖面,让残疾人共享改革成果。
基于在残障人群健康治理领域十几年的研究、实践工作,吕军在主旨报告中分享了健康中国视阈下残障人群健康治理的理论、框架和路径。她指出,增进残障人群健康,需要营造共识的价值体系、社会体系、政策体系、文化体系、科技体系。残疾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项复杂的问题,不能通过一个机构,一个部门去解决。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愿成为多部门协作的纽带,构建完整、严谨的框架体系,达成多领域协作的共识。
Caren L. Sax通过三个鲜活的例子,为与会代表展示了美国辅助技术在残障人群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她指出,美国辅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观念变化的过程,辅助器具由针对于“群体”转变为注重“个体”的需求。为满足残障人群个性化的需求,辅具器具的配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工作者、康复治疗师等多个群体的共同合作。
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美方首席专家刘晓峰为与会代表分享了健康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他认为,健康管理的核心关键就是改变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做好健康管理工作最主要的程序包括做好准备,评估风险,设定目标,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帮助别人。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亚林从政治学的视角,分享了基于健康价值的精准助残激励政策的思考。他表示,残疾人的激励政策,要从权利的视角把握,从权利角度重新评估绩效。残疾人激励政策,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其评价标准可以通过获得感、满意度、认同感来探究。
无锡市康复医院党英杰院长在发言中以脊柱侧凸筛查项目为例,介绍了预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他表示,残疾预防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多部门、多主体协作的过程。当前,部门间工作协调体系不够完善,教育部门、残联、卫生部门等对残疾预防的责任界定还不够清晰。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刚通过分析近年来上海市残障人群体检数据,分别从残疾人个体、健康管理者两个角度探究了体检数据带来的启示。他指出,为残疾人提供体检服务,可以帮助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对个人行为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残疾人体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能帮助管理者系统了解残疾人群的生理健康状况、特点,为开展健康服务提供循证的依据。
阳光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多部门提供了协作交流的平台。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坚守、需要穿透利益追求的远见,更需要坚韧耐烦、劳怨不避的坚持。不论是掷地有声的呼喊还是默默坚守的付出,在与残疾人共同追求平等、幸福、和谐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永不放弃!
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于2015年成立,旨在为残疾预防、残疾康复与残疾管理等工作提供全面、多元的智库支持,并立足于我国残疾预防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具有前瞻性地提出系列政策建议,解决重大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等问题,有效推动与残疾问题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为中国残疾问题治理提供决策支持。“阳光论坛”是中心的系列品牌活动,2015年首次发起,每年举办一次。“阳光”取意于《列子·汤问》:“阳光炽烈,坚冰立散”,旨在促进残疾人平等、健康、融合,推动残疾人事业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