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不再只是“看上去很美”

13.06.2017  22:50

上实乾达农用无人机示范与培训基地落户崇明东滩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航空建设”。自此,植保无人机成为农机行业当之无愧的新宠,“植保无人机为农业生产插上翅膀”、“无人机一天作业数百亩”等新闻频繁见诸报端。经过几年的发展,植保无人机这一过去意义上的“黑科技”,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农业经营者触手可及的“生产工具”,以“效率”的姿态活跃在生产一线。植保无人机是否真的能改变农业生产?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上实东滩引入无人机聚焦示范与培训

  5月中旬,由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农业”)和上海乾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乾达农业”)联合推出的“上实乾达农用无人机示范与培训基地”在崇明区上实东滩低碳农业园正式启动。按照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次战略合作将通过整合双方资源与优势,促进新型农业植保水平的整体提升,引领和支撑新农业的跨越性发展。

  在上海乾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立庭看来,双方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上实农业在上海现代农业园综合发展领域的带头大哥的作用和优势”。

  按照顾立庭的设想,该公司的目标绝非是一个依靠流量或者概念生存的“互联网平台”,而是要通过这个平台真正把供给方和需求方连接起来,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农业服务各个环节的综合效益,平台的服务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地区,而是面向全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因此,上海乾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寻找合作方的时候,有着明确的指向,例如要具备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完备条件,具有土地资源集聚性、环境独特性;具备丰富的专家资源和设施资源,具有提供对照性大面积实验的基础性条件;对于供给侧的需求清晰、明确……带着这样的条件寻求合作,在土地资源禀赋不足的上海,能够满足这样条件的合作对象寥寥无几。

  上实农业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样的“效益明显”的合作。“例如施药,50亩地原来要10个人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才行,现在只要1个人、1个小时就可以喷完,这个效率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大概可以提升40倍。”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梁对记者算了一笔账,“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无人机给梨树授粉,原来1亩地的梨树授粉需要15个人,现在我只要1个小时一架飞机就可以做到。

  按照两家企业签订的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综合实验基地,合作试点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大田农作物无人机植保作业的示范和推广;通过匹配地区、作物、气象等参数,实时有效采集植保作业数据到大数据云平台,逐步形成适合各地区各种作业条件的农业植保动态数据库;合作建立无人机飞手培训基地;加强科研合作与人才交流,共同合作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联合相关单位,发展农村青年无人机植保的创业孵化培养等。

  为了这次合作,上实农业也表达出了足够的“诚意”——在上实东滩低碳农业园开辟出一万五千亩水稻田,试点无人机农业植保技术。

  “我们过去一直说农业机械化,现在观念要转过来,应该是‘机械化农业’。这个示范与培训基地旨在整合和共享农业植保作业能力,输出标准化服务,是符合机械化农业发展方向的,应该给予鼓励。”市农委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主任施忠说,“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让这个产业慢慢发展成熟。

   产业发展迅速差距依然明显

  无人直升机、固定翼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虽然体积、质量、形态差别很大,但这些远程驾驶航空器都被统称为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森林防火、航拍航测等领域,无人机能完成各种复杂的空中飞行和负载的任务,远远超越了“人的步伐”。无人机甚至被视为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口,无人机送货已经列入某知名电商的发展规划。

  在农业领域,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早已将无人机用于土地管理系统检测统计;多个农业保险公司已将无人机用于灾害定损。而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却一直面临着肯定与否定、认可与质疑,一方面是“庞大的市场蛋糕”,另一方面是“发展的不尽人意”。

  1951年5月,应广州市政府的要求,民航广州管理处派出一架C-46型飞机,连续两天在广州市上空执行了41架次的灭蚊蝇飞行任务,揭开了我国农业航空发展的序幕。1952年大陆组建起了第一支通用航空队伍——军委民航局航空农林队,拥有10架捷克制爱罗-45型飞机,职工60余人,当年飞行总量为959小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我国农业航空作业量逐年增加,但在通用航空中所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小。直到近几年,我国对农用无人机的研究才开始深入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头衔——国家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在他的带领下,华南农业大学也在全国率先介入农业航空领域的研究,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在国内率先筹建了农业航空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农业航空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包括农业航空作业平台技术、农业航空遥感技术、农业航空喷施技术、农业航空特种作业技术、农业航空标准及农业航空产品质量检验测试等。同年,作为理事长单位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国内首个“国家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学术交流会议,开展农用无人机驾驶培训班、农用无人机作业现场观摩及推广应用示范现场会等活动,为农业航空产业带来了新的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300余架(31个省统计),总作业面积达1100万亩次,同比增长分别是234%、171%。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无人机相关研发生产服务单位已达400家,其中植保无人机相关的企业超过200家,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约3000架。

  然而,这样的发展速度,在罗锡文看来,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农业航空的发展水平“显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极不相称”。

  按2015年植保无人机总作业面积达1100万亩次计算,我国无人机植保比例不到1%,而美国、日本的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比例分别达到50%、54%,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了远高于我国的17%,我国在航空植保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市场前景广阔资本仍显谨慎

  在罗锡文院士看来,我国农业航空的应用水平和国外差距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方面是我国的农用飞机数量非常少,农业航空年处理面积小;另一方面是农业航空配套技术及政策体系不完善,影响着农业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部大力推进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明确提出要将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40%以上。业内专家认为,植保无人机施药是农药减量的重要措施。

  “植保无人机能够提高靶标作物上药液沉积和减少农药流失,实现精准、减量施药,同时可以实现人机分离作业,避免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郭永旺表示,作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有力手段之一,农业航空植保已成为我国农业战略新兴产业。

  艾瑞咨询的《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也估计,中国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但是,中国农用航空植保协会调查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只有十分之一的植保队能赚到钱。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国植保无人机的研发进度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农业植保领域也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涌现出如大疆等多个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而推广植保无人机最大的障碍恐怕在于我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不足的现状,这也正是上海乾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上实农业作为合作伙伴的原因。

  除此之外,掣肘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的还有多个因素。例如,农用飞机制造及配套的喷洒技术等基础科学研究、核心技术研发等相对滞后,机型偏少,更新能力不足,产能不足,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农业植保专业队伍人才匮乏,后续培养比较滞后,农业航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航空认识不足,与植保无人机相适应的农田作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等。

  乾达农业显然对这些早有研究和心理准备。据了解,为了进行植保无人机方面的投资和农用无人机服务平台的建设,乾达农业进行了数个月的调研,对接了多个涉农无人机研发公司、植保公司、农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农场等,还专门进行过水稻的植保试验,最终确定了将植保公司上海极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药公司北京默赛技术有限公司,无人机公司上海伯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戴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乐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平台合作方。

  农用无人机服务平台由无人机植保专家系统、大田农服调度交易系统、大田黑匣子实时监控系统三大系统组成,并提供植保、金融、农资三方面的配套服务。

  据了解,乾达农业不卖飞机,也不购买飞机,而是通过多方合作,提供无人机植保服务。在服务平台和培训基地启动时,乾达农业的飞手队伍已经有10余人,并进行了一定面积的植保作业,起到了示范作业的作用。

  “三大系统加三个配套服务,机手和大户之间通过互联网实现自由高效互选,专家系统为大户、机手提供标准化植保配方的同时,还解决了机手单独无法解决的作业许可问题,农资配套等服务同样提高了植保的效率。”说到服务平台,顾立庭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未来我们将致力于通过匹配地区、作物、气象等参数,实时有效采集植保作业数据上传到大数据云平台,逐步形成适合各地区各种作业条件的农业植保动态数据库。”顾立庭说。      

    记者 张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