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长坦言:实践基地不好找 有趣岗位受欢迎

30.07.2015  09:57

  这个暑假,沪上数万名高一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志愿服务。按照要求,实践必须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每名学生在高中3年完成60学时的实践活动。学校要如何挖掘实践岗位数量和服务时间才能满足学生需求?在组织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挑战?

  记者调查发现,地理位置好、有趣的岗位受到欢迎。为丰富实践岗位,学校撬动各类资源。而组织学生实践过程中,安全问题最为关键。

   好岗位”要先下手为强

   组织高中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老师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实践基地如何遴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校长坦言,实践基地并不好找。她好不容易在社区内联系了几家共建单位,但过程一波三折:联系一家食品类企业,负责人以需要健康状况证明为由打了回票;联系到养老院,负责人答应得十分勉强——高中生只能来给老人读报或陪聊,其实养老院更欢迎有一技之长的职校生来做志愿者,还能为老人理理发。

  尽管在博雅网上,市教委公布的经过认证的社会实践基地多达约1840家,可据老师们反映,地理位置好、有趣的实践基地十分抢手。就在公示的头几天,市八中学团委书记丁烨守在电脑前不断“刷屏”,“厕所都不敢去,有时候网页打不开特别着急。类似当代艺术馆讲解员这样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比较受欢迎,几乎在公布当天就被抢空”。

  让已有的合作单位“转正”,是寻找实践基地的另一条路径。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原本与芷江东风养老院、闸北区中心医院长期合作,为高中生提供体验社会生活的平台。如今,学校与这两个单位形成共建,并向市教委提出申请,让它们成功“转正”为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家长资源,这也是学校要充分挖掘的。“有同学的家长是医院负责人,就能把全班同学这个学年所需要的实践岗位和学时搞定,而没有资源的学生则听从学校统一安排。”沪上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一名高一学生这样说。

   排班”是个技术活儿

  前后忙活了一个多月,市八中学争取到28个实践基地,高一年级8个班级共255名同学,可以满足每个人至少20个小时的社会实践时间。

  丁烨统筹计算各类实践基地的岗位数量和时间制作“排班”表格,耗费了整整两周时间——她要将实践岗位和实践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打包”分配。丁烨说,诸如医院、思南读书会、艺术馆、银行等专业性较强的实践岗位比较受到学生喜欢,搭配居委会、街道等比较常规的实践岗位,每个班级被分配到约240个小时的服务时间,再由班主任按照各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将实践学时分配到个人。

  很多学生暑假还会有其他活动安排,因此给每个学生“排班”并不容易。建平中学德育处主任李坚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家住奉贤、松江等区,要每天赶到浦东进行社会实践,的确是一种挑战。为此,学校免费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宿舍,或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他们在离家较近的实践基地争取岗位。

  按照建平中学的安排,全校高一学生实践时间统一安排在七月底八月初,但这段时间,该校学生赵悦皎要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科学夏令营活动,因此她不得不从暑假第一天起,就每天早晨8点准时到父母帮她联系的符合条件的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

   班主任陪伴保证安全

   安全,是高中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前提,班主任成了把关人。

  上大市北附中高一(1)班班主任吉栋磊在这个暑假多了一项任务——他所负责的班级从7月1日到7日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社会实践,从早晨8点半到晚上6点,吉栋磊都要陪在学生身边。“班主任是实践基地和学校之间的协调者,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安全。”吉栋磊称,为此,所有高一班主任都放弃了休假时间。

  此外,上大市北附中还独创了“骨干学生辐射制度”,即在全体高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学校从高一年级通过校内面试选拔了20名骨干学生,提前一个月让他们到不同的实践岗位进行学习和体验,让他们成为保证社会实践安全顺利进行的主要力量之一——这些骨干学生在暑期实践中成为小组长,对其余高中生志愿者进行培训。

  在实践岗位分散的学校,班主任就只能奔走于各基地之间,以保证学生安全。在长宁区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一学生在学校团委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在博雅网上“秒杀”实践岗位。该校负责人说,这样的好处是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岗位的喜好,但也给学校组织带来难度——一个班级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实践基地,服务时间也各异,只能辛苦班主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