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会议
9月22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在天津举行。本届对话由中国教育部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天津市教委承办。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东欧16国教育部长、大学校长及驻华使节和中方教育部门领导、大学校长等共160人出席此次对话,我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应邀担任分组会议的中方主持人。
任友群主持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分组会议
22日下午,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岑建君主持议题为“全球背景下的各国教育改革”的全体会议,中外17国代表依次发言,介绍本国的高等教育和教育改革情况。
23日上午,会议进行议题为“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教师与学生流动”的分组讨论,任友群与捷克教育青年体育部副部长Petr Mlsna共同担任第四组的主持人。来自捷克、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外方代表和包括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在内的11所中方高校代表纷纷发言,介绍各校校情和国际交流的情况,包括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合作研究和孔子学院建设等,指出国际交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并一致认为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应开展更多的交流。
任友群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刘京辉女士合影
我校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合作始于1995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6年至今双方交流频繁。依托国际汉语教学的优势,近年来持续招收来自中东欧国家的留学生,约半数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或通过校际交流项目免学费来到我校学习。我校历史系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化学系、国际教育中心等院系(所)和单位与中东欧国家的联系和合作紧密,交流合作领域包括留学生招收、教师互访、科研项目合作(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联合出版物等,在科研项目上的合作尤为密切。2009年,我校与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是我校与中东欧高校之间校际交流合作的一座里程碑。
任友群与合作院校索菲亚大学校长Ivan Iltchev Dimitrov合影
此次对话的举办是落实2013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发表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的重要举措。
图文、来源| 国际交流处 编辑|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