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村官朱伟忠用诚心、真情干征收
8月4日消息:徐泾镇综治办副主任朱伟忠是“80后”小伙,主要负责动拆迁工作,先后参与二联村墓地、轨交17号线等6个项目的征收补偿工作。从动迁户拒不理睬到彼此胜似亲人,朱伟忠用“攀亲、认亲、走亲”工作法开启了群众工作艺术,用诚心、真情去解开一道道“心结”。“不能片面认为动迁户蛮不讲理、都是刁民,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设身处地为之考虑、解决实际困难。”他说,只要我们贴近百姓,视群众为亲人,群众就会理解、支持、配合我们,也会把我们当亲人。
与百姓“攀亲”要不怕吃苦
2006年大学毕业后,朱伟忠通过区里的“三选”考试,到徐泾镇前明村工作,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2012年被调到镇综治办,前后完成了83户居民的征收补偿工作。“我坚持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考虑,碰到困难,换位思考,带着亲情、真情去做思想工作。”他总结出了一套称之为“攀亲、认亲、走亲”的工作方法。
首先,干部对百姓,要主动“攀亲”,嘴甜皮厚、信守承诺,可以消除隔阂,开启沟通。如罗家小区动迁,在评估公司选择阶段,有一户年近50岁的老张,对动迁工作很不配合,朱伟忠便主动登门“攀亲”。“一大早,我6点半直奔他家,扑了个空,我晚上再去。面对我们的执着,他终于选择了评估公司。朱伟忠说,“攀亲”还要不怕吃苦,越是恶劣的天气,越是工作的最佳时间。下大雨了,他就选择不让进门的居民家,“阿姨,外面雨好大,让我进去躲躲雨。”此时“苦肉计”非常凑效,门打开了,工作就可以谈了。
死缠烂打帮她找工作
其次,干部把百姓当亲人,百姓也会认干部为亲人。二联墓地搬迁是朱伟忠参与征收补偿工作的第一个项目。期间有一位年过50岁的住户老杨,与动迁组谈话很有一套。每次上门开始交谈前,老杨先打开手机录音或录像;随后拿出一大堆国家的政策法规,基本上只听不说。他拒绝交谈关于墓地搬迁之事,原因是生活困难,工资只够温饱。“了解到他妻子再就业的意愿非常强烈,但年龄偏大、技能不高。于是从找工作入手,我们不知跑了多少次镇就业平台、职介中心,终于找到一家企业提出的招聘要求与她的条件比较接近。软磨硬泡了几个钟头,老板最终答应聘用她。”朱伟忠说,老杨妻子的工作落实了,老杨的态度就转变了。手机不拿了,文件不放了,话匣子也打开了。签约的那天,他对我说:“我这次之所以没做‘钉子户’,是我老婆回来讲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她跟我说,她的老板问她,那几个小青年是不是你的亲戚,死缠烂打地帮你找工作。”
把做工作当做“走亲戚”
最后,是“走亲”。朱伟忠告诉记者,他还将去动迁户家做工作当做“走亲戚”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比如一次罗家小区有一户居民,户主曾经吃过官司,儿子年幼患肝炎,常年吃药,儿媳妇待业在家。“一次约谈时,正遇他孙女发烧在医院看病,我准备了奶粉、水果和玩具去她家。同时帮他儿媳妇联系工作的事情也有了着落。感动之下,顺利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