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0个本科专业本学期完成校内专业评估
我校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至今已完成11个专业的新一轮校内评估工作。本学期,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10个专业先后接受了评估。这10个专业在完成了专业自评、邀请教育部教指委专家通讯评审、发放学生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等环节以后,于2016年12月分别召开了现场评估会。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校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戴立益出席评估现场指导评估工作。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十多所沪内外高校的同行专家及校领导、部分校教学委员以及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评估组分别于11月30日、12月1日、12月14日、12月19日、12月21-22日对10个专业进行了现场评估。
在现场评估会之前,专家提前研读了专业自评报告,对专业师生代表进行了一对一访谈,以更准确地了解专业办学的实际状况。被评专业与评估专家围绕专业建设背景、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基本教学条件及利用、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学生发展等方面展开交流与探讨。评估会上,招生办公室、教务处、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就招生情况、教学状态数据与学生座谈会意见、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现场反馈。
评估专家访谈专业师生代表一对一访谈
专业评估现场汇报会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出席评估现场指导工作
校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戴立益出席评估现场指导工作
参与本批校内专业评估工作的校内外专家(含通讯评审)约70人次,学生访谈约180人次,教师访谈约50人次,问卷采集量约200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确保了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在评估过程中,师生们一致认为自身的发展需求得以较好地满足,同时也提出了有关想法或诉求。学生代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师的授课水平与学术水平不匹配;个别课程的学习考核停留在知识的机械记忆层面;专业选修课的含金量不够。教师代表建议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方式,搭建与校外同行,尤其是国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与研讨的多样化平台,希望院系与学校共同在职称评定方面,对热爱教学且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予以倾向等等。
在评估现场,评估专家全方位为专业建设诊断把脉,就各专业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专家建议,各专业办学要有鲜明特色,两个相近专业之间要有显著的区分度,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与教学队伍。强化专业特色需要站在学校定位与建设目标的高度,一方面体现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特征,如:研讨性教学占比较高,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普及等。另一方面是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相比,各专业尤其工科类专业还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办学能力,从专业规范入手紧跟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对照工程专业互认标准,使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构建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氛围,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为以后对接国际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打下牢固基础。建议各专业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程度,加快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实训实习基地。评估专家还希望科研优势加快向教学资源转化,每位教师能够真正履行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应尽的职责,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交流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主动和改革意识。
本轮评估确立了考察重点,即考察专业建设的“四个度”:一是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社会以及学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二是培养目标与培养举措的匹配度;三是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四是教学和质量保障制度实施的有效度。相关专业纷纷表示,不同主体的诉求以及专家的评审意见立足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方案、支撑条件、质量保障体系。这“四个度”与理想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接下来各专业将根据教务处书面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提供,进一步做好内涵建设工作,构建专业持续发展机制,提升专业自我质量管理能力对大学教学质量整体目标的贡献度,力争人才培养质量又上新台阶。
校内专业评估制度作为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完善了教育教学参与体系,更对提高院系办学能力、提升专业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为2017年即将来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自评环节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文、来源| 教务处 编辑| 蔡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