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未来机器人将成主刀医生 手术更精准

31.10.2014  10:50

  作为中国连接世界的跨界创新平台,腾讯WE大会将于11月8日在北京举行。12位全球顶尖科学家、互联网思想家和技术专家,讲述他们对未来的畅想。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基因科技、到外太空旅行探索等多领域的创新和行业趋势,WE大会希望让中国互联网从业者们站在未来,连接一切,参与一场由新兴产业引导的全球“进化运动”。

  在去年的WE大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给大家构想了人类与机器人共建的未来社会,并提出世界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机器人如果能作为人类的助手,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机器人对于未来的重大影响,也必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冷春涛博士在接受腾讯大申网采访时表示,未来,机器人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机器人保姆” 陪伴空巢老人

  老龄化的趋势不仅在中国,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显现的很明显。世界也将会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老龄化带来的不仅是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更会带来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现。未来机器人不仅能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在照顾老人、关爱老人方面将会有突破。

  据冷春涛介绍,未来的机器人不仅是一个干家务的机器人,更是一个“陪护机器人”。它能帮老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照顾老人起居、饮食生活,更能扮演“朋友”甚至“子女”的角色,陪老人聊天,让老人不再感到孤单。

  此外,未来的机器人也将更加智能。它可以根据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反应,以及脉搏等体表特征的变化,来进行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分析,并且通过数据信息系统,及时传送给子女和医生,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控。

   机器人医生”技术更精湛

  当下,医患纠纷不鲜见。“医生精力有限,也有主观感情,也可能出现失误,这会引起医患纠纷。而在未来,机器人代替医生站上手术台,主刀为患者手术,将会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冷春涛说。

  现在很多医生做一个大手术要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小手术一天几个甚至近10个。对于医生的体力、精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医生在做第一个手术和做第十个手术时候的注意力肯定是不一样的,所造成的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在手术过程中,也难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机器人医生只要不断电,是不会出现体力和精力的问题,它会始终如一的工作。”冷春涛说,在此过程中,机器人只专注于手术,对每一个病人都是一视同仁。手术质量上,也不会因为一些人为因素而造成偏差或失误。

  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医生比人类医生更加精准,效果更好。全自主的机器人医生可以独立完成从诊断到执行手术的全过程的工作。很多医生完成不了的手术,机器人医生可以完成。机器人的微创手术,也会大大加快患者伤口的愈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据冷春涛介绍,目前这种机器人医生已经有在国外一些医院应用,但是现阶段的机器人医生只是作为医生的助手,做一些辅助工作。国内也有类似机器人医生出现,但仍处于比较低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