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亭周末上海滩爆红 市民排队7小时录制3分钟

06.03.2017  14:06

  “朗读者呀,请告诉我们,你要把这段深情朗诵献给谁……”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连续两天,一座形似复古电话亭的“朗读亭”在上海图书馆大受追捧。进场朗读录制的时间只有3分钟,朗读爱好者们的排队时间则超过7小时,人气远远超过了那些所谓的网红美食店。  周六上午10时,朗读亭的门首次对外打开,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大一学生李昕阳是第一位朗读者。她把萧乾《梦之谷》献给母校广东省金山中学,因为梦之谷就是她的母校所在地,想以此为母校140周年庆生。为了抢先录制,李昕阳前一晚特意住到上图附近的旅馆,早上5点半就起床排队。

  长长队伍里,为朗读而来的,有师生、有母子、有父女,也有互相结伴的好友。等候过程很枯燥,爱好者们却乐于享受,他们要么捧着一本书轻声吟读,要么互相交流,临时提高一下技巧和节奏。

  如果人群中有年老或身体不便者,这些“朗读者们”还会主动请他们先行进去录制。即将退休的邵健明推着轮椅来到现场,他准备了《傅雷家书》的片段,“我读得也不太好,但我是想看看还有多少人喜欢纸质阅读,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阅读,少看一点手机。

  同样坐在轮椅上的邹俊,退休前是上海皮革化工厂环保科工程师。看到朗读亭要来上海的消息后,即兴手写了两首诗歌。

  下午5时,距离朗读亭原定结束时间只有半小时,朗读亭外仍有蜿蜒的队伍。上海理工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两位女生匆匆忙赶到现场,站在朗读亭前拍了一张照片,约定第二天再来。  在上海民族乐团唱民歌的吴笠娜赶快安慰也是在提醒她们,“最好5点钟就来。”她告诉记者,自己是上午10点开始排的,“一整天没吃没喝,连厕所都没上。

  “朗读亭”由央视综艺《朗读者》线下应运而生,读者可自行准备喜欢的读物,不限体裁、不限语言,在设有专业录音设备的“朗读亭”里进行3分钟的朗读。央视《朗读者》节目组进行全程录制,并从中挑选最感动人心的朗读者,参加央视节目录制。

  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节目组前来上海真是选对了,“别的地方人气也火,但还是比不过上海,这里的阅读和朗诵氛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