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暑期学校(金砖国家项目)在复旦大学举行开学仪式
7月8日上午,2016年上海暑期学校(金砖国家项目)开学典礼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行。巴西驻沪总领事Ana Candida Perez,俄罗斯联邦驻沪副总领事Oleg Denkin,印度驻沪总领馆领事(信息与文化)Prasant Tripathi,南非驻沪总领馆副领事(政治)Pheladi Thalakgale出席了开学典礼,复旦大学留学生工作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的十余位老师,以及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的29名外国留学生及数十名复旦大学学生也参与了开学典礼。
正如巴西驻沪总领事Ana Candida Perez所言,二十一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来中国学习、了解中国提供了机会。各位领事一致认为,金砖合作仍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金砖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参与,而本次金砖暑期班项目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进一步指出,金砖合作制度之“新”需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金砖国家要解决新的挑战,这是现有的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框架无法解决的挑战;二是在当下这个充满着不确定的环境中,金砖国家需要探索一切可能的发展潜力;三是金砖合作需要有创新,而创新的希望主要在年青一代身上,他们应当探索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和新的解决方案,而包括本次金砖暑期班在内的金砖国家间的青年交流沟通正是在这样的创新合作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此外,印度驻沪总领馆领事(信息与文化)Prasant Tripathi还建议金砖国家应仿照暑期班等,建设完善更多机制化交流平台。
复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副教授主持开学仪式
上海暑期学校(金砖项目)旨在为来自金砖国家的青年学生打造交流与友谊的平台,推动金砖国家青年一代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外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项目中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形成国际视野,提升国际沟通能力。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的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留学生工作处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关怀下,招生工作顺利进行。2016年金砖项目面向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国家的在校大学生和青年研究人员招生。通过学生自主申请和合作伙伴大学择优推荐的方式,共收到了100余份申请,最终优中择优录取了31名留学生参加,其中巴西8名,俄罗斯4名,印度6名,南非13名,分别来自金砖国家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作为项目承办单位,精心设计了中国政治与外交、全球治理与金砖合作以及融入上海与中国文化等三大模块,共计20门学术课程。由来自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澳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经济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的老师授课,并邀请来自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巴西瓦加斯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和南非在沪创业成功企业家共同参与教学。项目课程全部由英文授课,此外,部分项目学生也掌握了很强的汉语能力。除此之外,丰富的文化活动也是2016年金砖暑期项目的一大亮点,计划通过组织上海以及周边城市的考察活动、参观金砖银行、模拟金砖峰会等,让外国学子多角度、深层次了解上海的国际化面貌,更好地推动上海对外交流及国际教育的发展。
开学仪式全体参与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