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信仰留心间
为更好贯彻基层党建要求,深入开展党内组织活动,在支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下,由组长孟佳同志积极筹划,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第二党小组成员于2017年7月19日下午率先开展小组活动。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远处有悲壮的笳声,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伴着茅盾的诗句,电影《明月几时有》将大家带回了那个风雨欲来的年代,用镜头缓缓讲述了1942年香港被日军占领后,一群普通人在动荡中谱写的抗争之诗。党小组的成员仿佛穿越了时空隔阂,为电影里人物沉浮的命运所牵绊,被普通人心中对家国的热爱所感动。
观影后,小组在徐汇校区会议室开展了主题讨论会。对于这部电影,大家纷纷表示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爱国主旋律电影”,抛弃了刻板说教,将革命信仰的追求融进了每个普通人物的一言一行之中,让他们的信仰变得更加真实。孟佳同志认为,《明月几时有》从标题开始就被赋予诗意,短短的一句诗写尽了革命前辈对于新时代的期盼。无论是普通阿妈,还是游击队员,都怀揣着平凡而伟大的爱。他们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忘记曾经的信仰。格根其日同志有着香港的学习经历,她说自己从未想到在香港这片土地上也曾发生过如此悲壮的革命故事。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一群人,当年在香港洒下满腔热血,换来了今日香港的繁荣。新同志王玥馨也表示,导演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解读一段不被众人所熟知的香港抗战史。不同于大战争场面,导演通过琐碎生活小事来翻阅历史的画卷,柴米油盐和喜怒哀乐的背后都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于侵略不屈的抗争。
在电影中,女主角身为市区中队游击队长,宣传抗日红色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革命的理想信念带进了千家万户。由此,党员领导李萍同志启发大家,感动之后,也需要思考,作为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应当如何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更好地为学院服务,为学校的国际化战略服务。黄凯锋同志认为,应当借助相关合作机构和平台,共同助力宣传交大。将交大元素完美融合进日后的国际交流、迎新宣传各项活动之中。曹扬同志提议,应当结合各学院不同需求,明确宣传目标,打造交大品牌。同时需要注重对于留学生的日常沟通和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宣传方式。大家都认为,今后处各部门活动应加强宣传,校内校外多沟通,才能为工作创造出更好的机会。
短短半日的活动迅速拉近了党小组彼此间的距离,主题讨论会也让人受益匪浅。活动结束时大家都意犹未尽,希望能够再接再厉,定期开展多样的小组活动,让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小组活动成为党支部的基层党建特色,成为党员们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