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讲座

03.03.2016  14:54

习近平的48字方针到底谈了什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型主流媒体该如何发展?新形势下要怎样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这些问题,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的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讲座中,都一一得到了解答。

3月1日下午,在新闻学院的蔡冠深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讲座。

讲座由新闻学院院长尹明华主持,童兵、廖圣清、孟建、朱春阳、李双龙和张殿元六位新闻学院的教师发表了主题演讲。场内座无虚席,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桂发等党政领导、学院教师和来自本科、研究生班级的近200位学生共同聆听了这次讲座。

 

第一位发言的是新闻系的童兵教授,他在题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的演讲中,将习近平谈到的48字方针提炼为6个方面:举旗、大局、鼓劲、聚力、持正、沟通。他强调,党领导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是马克思主义;而习近平的贡献在于他结合当今世界政治和传媒多元格局以及中国新闻传播新环境,对理论遗产做了当代的诠释和发挥,并提出了若干有中国特色的新的议题和新的论证。

传播系的廖圣清教授发表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与网络传播秩序构建》主旨演讲。他十分强调网络传播秩序的构建。他认为必须深化网络空间问题的认识,从网民道德建设法律和行政手段等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互联网内容治理和主题规范的政策对策,加强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场的引导作用,明确网络传播中媒体的作为和责任。

广播电视系的孟建教授就《讲好中国故事与习近平的对外传播思想》这一主题提出了四点体会。第一,“讲好中国故事”很好地反映了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的体系初步形成;第二,习近平的对外传播观念注重多元传播主体,除了党和政府传播的主体,也强调了社会组织传播的主体性和个人传播的主体性,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结构;第三,习近平的对外传播思想包含着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和发挥新兴媒体作用这两个具体策略;第四,习近平的对外传播思想拓展了文化和文明,把中国的发展拓展到文明、文化更高的层次去传播。

传播系的朱春阳教授在题为《如何打造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型主流媒体》的演讲中回顾了媒介融合的发展,指出当下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炼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四个要点:第一,要重回新闻,做社会变革第一现场的沟通者;第二,要与领先者合作,共享用户池;第三,要跻身主渠道;第四,要创新激励制度,提高整个传媒业资源配置的水平。

新闻学院副院长、传播系的李双龙副教授结合学院的国际交流工作对《国际化新闻舆论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他首先回顾了习近平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相关表述。阐释了为谁培养、培养谁以及如何培养三个问题,强调“全球媒介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竞争,媒体的优势核心是人才的优势。”

广告系的张殿元教授在《商业传播的导向把握》主旨演讲中解析了商业传播背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广告不仅仅是在传播商品信息,信息的背后是一系列的观念和思维模式。

六位教师的演讲结束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与老师进行交流。有学生问道如何摆脱灌输式的新闻传播方式,而像春风化雨一般深入人心;还有学生就互联网时代隐私与公开的边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尹明华院长最后总结到,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表达。就像习近平所说的一样要讲事实,讲表达,讲真相,让人相信。

自2月19日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新闻学院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来学习贯彻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2月20日上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部分师生举行了学习讲话精神座谈会。此后,还举行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并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向全体老师传达总书记讲话主要精神,提出贯彻要求。近期,学院还将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来院做专题报告,并邀请部分业界记者与师生座谈交流学习体会,深化学习成果,探讨合作方式。在理论研究方面,积极组织相关教师撰写理论文章,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新闻大学》等理论刊物发声。

在“人民网人民论坛”、“东方网”等还发表了新闻学院马新观教育基地的万字长文“全面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一文。教学方面,围绕讲话精神拟定若干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议题,要求部分教师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讲话内涵与意义。在为业界和社会学习习近平讲话做好培训服务方面,拟筹划和组织马新观、媒体融合、国际传播能力等培训班,初步提供包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全局认识”等首批10门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