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全球最大 上海贡献度最多

01.08.2016  19:40

图片说明:截至2015年底,我国成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网络配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今天在京发布《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显示, 截至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49.7万辆,基本完成50万辆的规划目标,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145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80万辆。

私人领域占1/3,上、北、深为主要贡献者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升,国家政策及地方政策的不断完善及落地,尤其是地方对新能源汽车的免拍卖、免摇号等特殊牌照政策,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速度逐渐快于公共领域,2015年4月私人领域份额超过公共领域达到最高值61%。2013~2015年私人领域累计占比为36%,全部为乘用车车型,其中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比例为1.5∶1。 汽车限购城市是私人领域推广的主要贡献者,贡献度前三名为上海(26%)、北京(14%)、深圳(8%),合计贡献度为48%。

较大比例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为中等收入以下人群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结构与美国以高学历高收入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为主不同,有一定比例来自对机动车有刚性需求的收入较低家庭;一部分来自增购需求的家庭,主要用于补充出行;还包括具有较高收入并追求代表新事物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

北京调查中购买各新能源汽车用户家庭年收入分布显著不同,其中特斯拉和腾势用户高收入家庭比例明显大于其他新能源汽车用户家庭:分别有62%特斯拉用户和29%腾势用户的家庭年收入高于40万元;而拥有相似较低续驶里程的新能源汽车(如北汽E150EV、北汽EV200及江淮iEV)的家庭年收入较低的比例显著大于其他车型:各约有20%的这些车型用户报告其家庭年收入少于10万元,共约60%的这些家庭年收入少于20万元;与腾势和特斯拉相比,拥有较高续驶里程但价格较低的比亚迪的家庭多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上海市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超过60%的PHEV用户的家庭年收入少于24万元,人数显著多于BEV。另外购买特斯拉的家庭年收入显著高于购买其他新能源汽车的家庭:85%的特斯拉用户家庭年收入高于48万元。

1∶1补贴地区新能源车“骗补”居中

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阶段性问题,如个别企业打政策“擦边球”,存在“骗补”企图等。对整体行业“骗补”情况很难做出全面的评价,但总的来看,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仅存在于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部分车型。据笔者参与核查和督查情况来看,蓄意骗取国家补贴的仅为个别企业。从车型来看,商用车“骗补”比乘用车多;从地区来看,“骗补”行为大多集中在按照国家1∶1标准给予补贴的地区;从企业来看,主流企业积极投资发展新能源汽车,而缺乏技术实力的企业“骗补”可能性更大;从用户来看,终端消费的私人领域“骗补”行为少,部分公共领域“骗补”行为较多。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预测

一是补贴收紧。 十三五”期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支持政策将提高技术门槛,由“普惠”转向“奖优扶强”。部分车型补贴退坡加剧,地方补贴政策将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相应退坡,同时依旧实施地方购置补贴政策的区域较2013~2015年可能将有所减少,逐步将由支持购买转向支持使用。

二是监管加严。 为减少国家财政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引导产业健康长久地发展,下一步将健全优化有关政策。未来在企业及产品准入方面可能将更加严格,新能源汽车监控系统建设等监管措施也将逐步实施。

三是充电突破。 根据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调查情况,目前新能源汽车车主大多在工作场所或居住地为车充电,但充电桩“进小区”问题在实际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阻力。国家将制定较为详细的政策措施(如居民充电桩安装指南等)来推动落实住宅小区及其他社会停车场等建设充电设施的要求,突破“进小区”难题。

四是研发加大。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实现技术突破,尤其是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预计将继续出台其他鼓励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政策(如动力电池升级工程),以奖代补推动技术进步。

五是车企增压。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送审稿)》明确将对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基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责任的排放配额管理,相关部委也在积极研究与油耗结合管理的可行性。这表明燃油汽车反补新能源汽车的方向越发明朗,是与油耗结合管理还是基于碳交易体系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等具体的实施思路也将进一步明确。

六是交通特权。 在公安部对新能源汽车特殊号牌式样征求意见结束后,特殊号牌的启用将为新能源汽车免限行、停车优惠、ETC(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电子收费)优惠等差异化交通管理措施提供实施基础。预计2016年下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差异化交通管理措施将在试点区域陆续实施。(新民晚报驻京记者于明山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