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在校召开
6月15日,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主办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在武川路校区召开。
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50余所高等院校和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编辑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12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军人物、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原办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国祚教授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致主持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本次论坛分为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主会场聚焦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分会场包括新时代思政学科发展与时代新人培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生分论坛。
在由章忠民院长主持的的主会场上,张国祚教授围绕从什么是新时代和究竟怎么理解新时代,这两个维度展开讨论。他指出,面对这样的新时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自己新的任务、新的目标,这个新任务、新目标应该怎样确定体系架构、原理、规范、方法、机制,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论坛所要承担起的历史使命。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分享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问题的思考。高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条件是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环境的改变可以让人炼就成新的品质,造成新的观念、新的交互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环境导致了人的改变,其实环境也是人改变。外在环境是因变量,主体是自变量。作为教育者,如何引导主体自身需求的变化朝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当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章忠民教授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新使命、新任务,深入浅出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实践路径。其一,通过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有效思想政治社会总动员,将中华民族凝心聚气,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社会凝聚力、国家凝聚力。其二,通过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学校教育把主流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传递灌输给全社会。其三,全面系统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内涵,丰富其新时代的学科内容,搭建创新的平台,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建设路径与举措,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现实实践功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查朱和教授作了题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思考》的报告。他侧重指出“三进(进教材是基础,进课堂是关键,进头脑是目标) ”和“三个转化”(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从知识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统一的关系,并认为,只有把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科学地把握教学的规律,真正提高教学水平。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教授主要从“怎样培育共产主义信念”阐释了共产主义信念使我们行径更加有明确的方向,使我们更能够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使我们更有底气。武汉大学项久雨教授围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路径进行了深入论述。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对互联网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及应对进行了阐释。上海财经大学汪青松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创新进行了深刻阐述。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致辞并作主旨发言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军人物、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原办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国祚教授作主题发言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査朱和作报告
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作报告
上财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作报告
武汉大学项久雨教授作报告
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作报告
上海财经大学汪青松教授作报告
在由裴学进教授主持的“新时代思政学科发展与时代新人培养”分会场上。专家学者讨论了时代新人及其培育,新时代研究生培养中要重视马列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研究生培养中思维模式,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等热点问题。江南大学刘焕明教授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十个方面。上海大学陶倩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对“三新”时代新人的新使命、新标准、新塑造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王建新教授围绕如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经典学习提出了设想。他指出,对于经典学习要根据时代的不同,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有效甄选。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认为思政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里面最早、最成熟的一个学科。但是,在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还要加强。因此思政学科发展创新点之一是要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上海交通大学高福进教授主要探讨了文化自信和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丁东汉教授在与英国观察对比中,围绕如何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以实践的视角,从学术研究和讨论基础上抛出了五个有价值的问题。安徽师范大学王习胜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苏州大学陆树程分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中六种思维模式。华东政法大学徐家林教授分析了改革开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考验,认为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而不要一味进行批判研究。张桂芳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由刘光峰教授主持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分会场,东华大学王治东教授围绕提升“四个结合”,阐释了思想政治课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效路径。上海理工大学金瑶梅教授认为结合改革开放40年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高校思政课进行改革创新,可以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并接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价值体系,加强他们对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河北工业大学斯琴格日乐教授聚焦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信念自信、学科自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浙江工商大学陆丽青副教授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分享了“双主体问题+主辅式教学法”。华北水水电大学张梅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微观角度进行了深入论述。上海海事大学刘顺博士主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需要处理的三个张力。思修教研室主任范静老师针对每位发言人进行了精彩点评。
徐圣龙博士和黄飞博士主持的研究生分会场。20多位研究生代表围绕新时代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十八大以来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研究的纵观与展望、新时代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多重维度研究、协调发展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交流。其中不乏思想新颖之作,如魏华重点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主要着力点。认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着力点,一是从根本上转换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范式。二是大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把握。三是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探讨。四是要多维度拓展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研究。郗厚军围绕习近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的理论意涵,主要内容进行阐释, 认为这一思想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功能。钱革老师作了精彩点评。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系统总结评述,再次对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和奉献,表示衷心感谢!这次研讨会展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力量、为我们呈现出一道美丽理论风景线。作为奋斗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是实现梦想巨大驱动力与制动力相结合的双向动力,他相信大家会积极应对与解决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新矛盾、新问题,为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供稿、供图:裴学进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