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少将踏上文化讲坛 :“我跟大家一样,是个读者”

14.08.2014  07:03

原标题: “我跟大家一样,是个读者

读者在上海书展解放书单展位前停留,细细品味。蒋迪雯摄

  昨天下午,“书香中国”阅读论坛携手解放日报第67届文化讲坛,特邀沈昌文、韩天衡、罗援、刘醒龙四位嘉宾,探讨“在阅读中发现价值”。

  在这场“书香之约”中,四位嘉宾畅谈各自有关阅读的体验。他们分别从读书人、找书人、写书人、出书人的角色出发,却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阅读会丰满并改变我们的人生。

  正如嘉宾主持郎永淳所言:“阅读让人内心强大,勇敢地去面对所有未知的选择和挑战”。

  ■“读书人”罗援:阅读,功到自然成

  昨天,来自军事科学院的罗援少将一踏上文化讲坛,便声明:“我跟大家一样,是个读者。

  谈到“为什么要读书”,罗援给当下的青年人三句寄语:“第一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读书要有理想、信念和抱负;第二句是‘天道酬勤,勤能补拙’;第三句则是‘功到自然成’。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只要自己跟自己比,知识文化层次提高了,可以为国家、民族做更多贡献,这就达到读书的目的。

  ■“找书人”韩天衡:书籍凝成人生价值

  人们所熟知的韩天衡,是著名书画篆刻家,却少有人知道,他酷爱读书,更擅“找书”。在昨天的文化讲坛上,韩天衡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读书读到现在,我总共找了4000种古代珍本、孤本阅读。

  一段段找书的记忆,在昨天的论坛上延展开来。韩天衡回忆道:“一次,我得知杭州有个书房,里面有很多珍贵书籍,我便每天带着两盘蚊香,几个馒头和一壶水,窝在里面,从早读到晚,整整一个月。就是这一个月,我读了500本书。

  找书、读书的过程,韩天衡也更透彻理解读书的意义:“我觉得书籍是放大镜——能使自己看得远; 是显微镜——让自己看透事物;是聚宝盆——让我对人生有较全面的分析、感悟、沉淀,凝聚成人生的一些价值。

  ■“写书人”刘醒龙:时代需要伟大读者

  昨天,作家刘醒龙携新书《蟠虺》亮相文化讲坛,同时带来对文学理念的坚持。

  展望文学的未来,刘醒龙充满了信心,“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伟大的读者。

  对于那些想要成为伟大读者的读书人,刘醒龙建议:“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读书一定不是上午读下午就用的。年轻时候读的书,到中年、老年才有启迪,这才是经典。

  ■“出书人”沈昌文:厚积薄发,行而有文

  83岁的沈昌文先生,比三联书店“”一岁。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由他掌门的三联书店,寄托了一代人的文化热情与梦想。

  在昨天的文化讲坛上,沈先生自称“出版商”,内心流露出的是对出版事业深深的使命感:“读者要在阅读当中发现价值,这就要靠出版人提供原始的东西。这是做出版很重要的课题,也可以说是我一辈子努力追求的目标。

  关于图书出版的标准,沈昌文一直牢记出版界前辈总结的八字箴言:“厚积薄发,行而有文”,“这八个字使我毕生受益。当然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不少人的稿子因而退稿,有的是名家,那也只能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