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教师节来临 有老师称家长送礼不收不和谐
中秋节和教师节前后脚到,有些家长又在琢磨该不该给老师送礼和送什么礼。作为本市一所重点高中的教师,对于节日收礼,我也有话说。礼物不再单纯记得自己小学时的第一个教师节,我给班主任送的礼物是一片自己制作的树叶书签。
当十多年后与老班主任重逢,她还抽出一本相册,里面有我们的毕业照和大家送给她的树叶书签。看着书签上写的“教师节快乐”和老师脸上的微笑时,我明白这份礼物在她心中的份量,它记录的是一段质朴纯洁的师生情谊。
然而,当自己毕业后走上三尺讲台时,第一次收到学生作业本中夹的购物卡和家长充满“敬意”的短信时,我忽然意识到,教师节的礼物成了老师与家长的利益沟通的一种方式。说白了,家长通过物质来换取老师对孩子的某种“关照”。更有甚者,身边出现过老师退还学生的购物卡,家长误以为“尺寸未够”而加倍送卡的尴尬情况。
不可否认,当这种送礼成为教师节的“规定动作”时,身边不少同行也习惯于这种馈赠。我承认,确实有一小部分教师,以收到礼物的贵贱来评判自己学生的优劣,将之视为有偿家教之外的另外一笔灰色收入。
如今,送礼也不再是类似于“上课请多关照孩子”这般简单利益交换。中高考改革带来的自主招生推荐、外省人员子女与上海生同班就读等举措,也让教师节的礼物带上更多浓重的利益色彩,那些焦虑的家长们也让节日礼物的分量一加再加。
于是,当礼物不再单纯地表达尊敬与谢意,这个送与收也就变了味。送礼的与收礼的就如拒绝有偿家教一样,尽管拒绝收取任何有价购物卡券或现金实物早已列入教师规范守则中,但教师节的“礼尚往来”却是愈演愈烈,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一种“默契”。
其实,送礼的很无奈。小孩子刚入托入学,什么都不懂,要老师多指导该送礼吧;开学要调整座位,争取较好的位置该送礼吧;班干部改选,老师一言九鼎,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该送礼吧;中高考的自主招生项目要有人指导要送礼吧……总之,大家都送了,你能不送吗?
今年孩子读高二送500,明年孩子要高考,自主招生推荐很重要的,明年好歹也得1000吧?孩子回来说,XX同学送给老师一个精致的LV小包,我们送礼的档次至少不低于古驰吧?办公室不能送,家访的时候送,请老师吃饭的时候送,一次不成,二次不成,还得“三顾茅庐”。总之,就得送出去。
收礼的很纠结,作为教师也很纠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人师者的座右铭。然而,教师也是人啊,校园也非象牙塔,有人的地方总有江湖,教师也不能免俗。
当学校都可以各种名目收取家长的“联建费”、“学区调整费”、“择校费”的时候,拿死工资的教师对于节日送来的礼物卡、名贵礼物情感自然就变得很微妙了。
不拿吧,3、4千元的绩效工资真心就不多,500、1000的购物卡至少也能填补一下荷包,再说办公室里的同事多多少少都在收。你说,如果我班主任不收的 话,任课老师也不好意思拿,这不是破坏办公室生态嘛,不和谐;拿吧,一张也是拿,两张也是揣,不拿礼物说不定还让家长误解要给自己的孩子穿“小鞋”。总之,得收着。“礼”背后纠结说实话,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不少教师对于教师节礼物的态度都很矛盾,原因不外乎三个:
其一,教师工薪收入低,缺乏增长机制。当我那些大学同学都月薪过万,为拍车牌而苦恼时,我却还在为每节课2、30元的课时费,在工作之外埋头干活。
悬殊的收入差距让很多教师心态失衡,当用金钱衡量个人价值成为社会评判标准时,在体制内暂时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的老师,或许在教师节礼物这一环节上,能够周期性地改善一下收入;
其二,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学校的好坏,老师的良莠似乎直接和自家的孩子是否成功成才挂钩。于是,追逐名校,追捧名师,甚至“孝敬”名师,也就十分自然了。
于是,能被送礼的教师,无外乎班主任、明星教师。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诡异的逻辑:收到的礼越多,就意味着你在学生教育上(至少在家长看来),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反,则意味着你的教师价值的无足轻重;
其三,尽管上头对教师节收礼三令五申,可是在教师自律之外的监管机制严重缺失。即便是有举报查处,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也是退还礼金,内部警告处分了事。
如果碰到是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这样的教育骨干,更要服从大局,高举轻放,所谓“师德一票否决”只是条文规章罢了。再说,教师工作之外的时间和家长的接触,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也难以有效监督,根本上还是需要教师的自律和师德约束。
当然,相信今年在中央反腐和教育系统的高压态势下,教师节的收礼或许会有所收敛。但是如何解决教师价值认知的合理回归,恐怕不是疾风暴雨的廉政风暴所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