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讲师把政治课讲"活"了 大学生爱上"鸡肋课"
“起初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种莫名的抵抗——如此骄傲的我的灵魂,怎么会是动物本性呢?但后来发现,约翰·格雷(英国作家)的观点并不孤单。比如电影《1942》里对特殊时期人性的展现,《星际穿越》那个为了求生而撒谎的星球探索者,以及《狼图腾》中作为‘神’的狼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性……”昨晚,复旦大学3309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后”讲师陈琳,正在给学生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从学生熟悉的三部电影切入,向学生展现人类内心中存在“兽性”。
陈琳讲得生动,学生听得入迷。《概论》这门被视为高校里“最难上的课”,被陈琳上“活”了。
学生课堂上不再玩手机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政治课有趣,本来打算上课时看手机,或者写作业,但没想到会被吸引,每节课都认认真真听讲。”“这和我以前上过的政治课太不一样了,不墨守成规,总是结合时事,让理论也变得有趣多了。”……
这是学生对陈琳的《概论》课给出的评价。
在昨晚课堂上,鲜有学生将手机或者IPAD放在课桌上,陈琳一旦抛出一个问题,总有学生抢着回答。
陈琳说:“其他专业课都是从专业入手,思想政治课要从现实入手。”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核心课,《概论》难度很大,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很强,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感。”这门课程改革的领衔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导顾钰民说,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会发现教材理论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存在一定反差,使学生对教材产生怀疑。“陈琳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思考,并以学生熟悉的电影切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摆脱了过去从理论出发再到理论的枯燥方式,自然受到学生的喜欢。”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冉说,自己所上的思想政治课,三分之一为讨论课,讨论的话题由学生推荐,自己从中挑选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比如“两会”、香港“占中”、雾霾等。“我们从不回避对敏感话题的讨论,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探讨,还把遇到的问题编入辅助教材,进一步解答。”
学生愿意到政治课教室里来,而且来了后不再是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在顾钰民教授看来,这是教学改革的效果之一。“每一个环节的改革,都以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