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民收入增长"底部抬高":工资收入稳步增长

25.10.2015  06:36

原标题:工资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家庭增收较快上海居民收入增长“底部抬高”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迈入“5万元时代

  ■2011年—2014年,上海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比不高,而稳步上升的工资性收入,成为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2011年—2014年,上海农村家庭转移性收入年增速均在15%以上,为各项收入中增幅最高。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抬高了上海居民收入增长的底部

  东方网10月25日消息: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上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64元,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今年全年收入迈入“5万元时代”已经前景可期。而过去五年,上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3万元时代”起步,成功迈入“4万元时代”;农村则从“1万元时代”,进入“2万元时代”。回眸即将收尾的整个“十二五”,上海居民所收获的经济发展收益是实实在在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上海市民在家门口看遍全世界之后,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成为许多家庭的小小心愿。

  “那年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去国外度假,开销人均1万多元,也感觉压力不小。”在上海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的市民蒋小姐说,这几年,她和家人每年都会安排一次境外游。“花钱有底气,当然是因为荷包鼓了。”赵小姐说,虽然过去五年她在股市里投资收益不甚理想,银行理财利率也不高,但家庭收入还是得到快速增长,主要因素还是工资奖金的直接增长,特别是公司根据个人业绩分配的年终奖,每年都会上一个台阶。

  单纯的收入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上海居民家庭收入的变化趋势。五年前制定的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针对居民收入提出的预期性指标为:到2015年,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不低于人均GDP增长率。

  实际上从2011年到2014年,上海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每年都高于人均GDP增长率,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长速度仍然领跑于人均GDP增速。中国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数据显示,上海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的比值,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五年来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这表明在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本人获得的财富占比稳步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显著增长。”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殷醒民表示,“十二五”将人均GDP增长率设定为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参照,目的就是增加劳动者通过劳动直接获得的财富,体现对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的尊重,从而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证明了这一观点。2011年—2014年,受到市场等因素影响,上海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比不高,且增速上下波动较大。特别是2014年,上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资增速为7.4%,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而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速都出现回落,稳步上升的工资性收入,成为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对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推动消费升级有着积极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更快,“十二五”前四年每年增速均超过10%,今年上半年受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影响,农村居民家庭还是实现了9.1%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统计专家表示,上海农村家庭收入快速增长,来自各项收入的全面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家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增长;惠农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带动转移性收入增长。2011年—2014年,上海农村家庭转移性收入年增速均在15%以上,最高时接近20%,为各项收入中增幅最高。专家认为,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抬高了上海居民收入增长的底部,使得消费潜力持续增长,近年来上海市郊大型城市综合体等消费场所不断出现,且人气火爆,就反映了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