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事关国家长远发展,蓝闽波委员呼吁 《上海科技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创新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实力提升至关重要,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涉及一流大学的建设问题,也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然而,目前普遍的情况是:学生以课本、课堂、课堂教师为中心,热衷于考试考证,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同时,学生对于枯燥的学习非常不满,上课玩手机、看电影等是课堂内的普遍现象;阅读量大量减少是导致学生被动式学习的重要因素,不看相关书籍是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至于对学习缺少兴趣的问题所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认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唯分数、被动学习现状极为迫切。
建设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蓝闽波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基本要素,没有兴趣,创新动力势必不足。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多样化的,缺少兴趣的学习会直接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为学位而学的普遍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因材施教是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
因材施教已经提出多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这涉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设置等多个问题。如按学科大类招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实施通识教育,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再分到具体专业;采用各种措施,对教学体系加以调整,加大学生对各种知识的阅读量。只有在了解各种知识和观点的基础上,在专业学习阶段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 这样才可以减少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增加专业选择空间,提高专业满意度,真正做到厚基础、宽口径。从兴趣出发选择专业,这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为因材施教提供极大的空间。
放开专业选择提高学习积极性
专业的选择涉及每一位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对专业的热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美国大学在转专业方面给与学生极大的自由度,学生在大领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如在工程学院,学生可以从机械工程转到电子工程专业学习;同样,工程类的学生也可以转到理科学院学习,如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化学系学习。
这些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热爱成为从事一生职业的基础。虽然我国高校也允许学生转专业,但通常是在一年级末,而这阶段,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和了解都与中学阶段类似,对所学专业还没有基本的了解。要实现学生自由转专业,同时也要避免出现一些“热门”专业人数过多的情况,可以通过自然调节和社会用人调节实现不同专业的均衡。
强化分类管理以理顺高校定位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于高校的功能定位,已经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分类管理。如美国的文理学院就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对于专业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这类高校的毕业生却是一流大学研究生的热门候选。这些大学(学院)实行小班教育,重视素质培养,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教学,对于科研并不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同样,德国的教育体系讲究多元化,特别是它的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很成功。而我国高校去特色化严重,一味强调大而全,对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却不太关注,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些弊病。一些二、三本的学生为了改变身份,从入学开始就为考研奋斗,造成考试成绩很高,能力却很一般的情况,这也直接导致许多用人单位非“985”“211”学生不录用的现象。
蓝闽波建议:第一,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情与兴趣,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经过基础学习再分到具体专业。第二,以现有的高校分类为基础,逐步完善高校的各自定位。现代大学是以传输知识为主要目标,现代大学章程也给予高校极大的自主权。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紧扣市场需求,建设具有特色的高校,应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指标。
《上海科技报》8版
原文来源: 上海科技报 | 发表时间:2016-03-08 | 作者:陶婷婷
原文链接: http://www.duob.cn/cont/848/19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