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县同心,华理同行 “国情报告”第一讲:县委书记讲述寻甸脱贫故事

20.09.2018  18:04

    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世情、国情、党情,从本学期开始,学校筹划举办“国情报告”系列报告会。9月18日晚,“国情报告”首场报告会在奉贤校区图书馆敬贤堂举行,我校对口帮扶的云南省寻甸县县委书记何健升以“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题,为我校学生讲述了寻甸脱贫攻坚,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的感人故事。我校党委副书记宋来出席并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何健升从寻甸县过去的贫困状况入题,介绍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山区县、民族自治县“脱贫摘帽”面对的“硬骨头”。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寻甸县党员干部为了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树立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信念,全县上下奋力推动,合力攻坚,先后经过四个“百日会战”,成功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完成脱贫评估的贫困县。

    整场报告以诗歌、图片、视频等多样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其中有带娃扶贫的党员妈妈,有8个月大的“最小扶贫队员”,有身患绝症坚守扶贫一线的村委会主任。不少师生感动落泪,现场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报告还特别播放了精心制作的视频《校县同心,华理同行》,深情回顾了华东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寻甸脱贫的历历往事,感谢华理师生为寻甸成功脱贫付出的辛勤汗水,并祝愿华理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新的成绩。

    2012年11月底,国务院扶贫办等8部委确定华东理工大学与寻甸县结成定点帮扶对子。6年来,学校始终把落实党中央的部署放在首位,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杜慧芳书记、曲景平校长等校领导多次到寻甸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学校积极开拓思路,不断探索扶贫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在中小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干部培训和职工学历水平提升、农产品和旅游资源推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多个维度开展扶贫工作。

    宋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何健升书记的报告站位高、内容实、资料详细、语言生动、感情真挚,这些鲜活丰富的脱贫经验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习总书记曾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每位新时代的大学生,都是这项伟大事业的见证者、建设者和亲历者。他勉励学生要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长见识、发扬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勇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寻甸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永萍、县政协主席肖正坤及县委常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我校寻甸籍学生、赴寻甸支教的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和来自多个学院的28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

    “国情报告”系列报告会的设立,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中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个人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系列报告会将邀请各级政府党政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创业者等做客华理,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堂精彩的国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