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与华师大共同承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研制任务

01.04.2015  13:33

3月26日,教育部2015年度重大攻关课题“《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研制”开题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政法司副司长黄兴胜、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王大泉、司法部法宣司处长杨蔚莉、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巡视员李瑞阳、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杜志淳、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郭为禄等出席会议。会议还邀请了上海海关学院院长肖建国以及复旦大学、长宁区教育党工委、金山区教育局、市教委教研室、徐汇区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西南位育中学、华东政法附中、北桥中学、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学校、华东师大附小等单位的专家就《大纲》研制工作展开研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司法部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市教委联合承担《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研究、论证与起草任务。

王大泉在会上介绍了《大纲》研制工作的背景。童世骏和杜志淳分别汇报了两校的研制方案。

杜志淳在发言中谈到,从事本课题的研究,实际是承担了实现依法治国宏伟目标的重大基础工作。根据华政的特色和优势,《大纲》研制的目标和任务,即以锻造青少年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公序良俗的公民特质为目标,依据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和认知能力,以灵活、丰富的方式,有内在逻辑,有独立体系地将法律知识、法律原理植入青少年国民教育体系。华政将以社会治理研究院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集聚法学有关分支学科专家,集成研究、共同攻关,同时做好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工作的对接协调。

教育部政法司副司长黄兴胜对两校项目实施方案和专家意见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强调了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表示,法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要深入研究中央有关法治教育的要求,把法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机制来推进《大纲》研制工作。

对于教育部、司法部委托的研究任务,我校党委予以高度重视。常委会确定杜志淳书记为课题组(华政任务部分)首席专家,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支持。已搭建的20个子课题组负责人全部由资深学科专家担任。课题组已开展了两次集中研讨,确保领会中央精神和任务要求,按时完成研究工作。(社会治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