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近60万人次体检,辅助器具服务投入9618万元 本市对残疾人服务“打分”

14.12.2015  18:00

   (解放日报)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成立,相关人群“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外部评估报告同时发布。

  2002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上海为实现目标做了大量探索,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拓展康复服务内容、拓宽服务对象范围、提高服务项目补贴标准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吕军领衔的外部评估,对市政府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打分”。

  市残疾人健康体检的服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已经完成残疾人体检服务599315人次。其中,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依次是高血压、脂肪肝和眼底动脉硬化。辅助器具服务方面,全市各区县均建立了区级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政府对辅助器具服务项目的财政投入由2005年的347.79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9618万元,辅具产品种类由2005年的60种增至2014年的727种。

  为满足残疾儿童多元化的康复需求,有关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项目逐年增多,康复服务救助对象年龄扩大到16岁。此外,服务于精神残疾人的“阳光心园”项目和服务于脊髓损伤者的“中途之家”项目,都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注册人数逐年增加。自2004年上海市开始探索养护机构以来,实际提供残疾人养护服务的机构已达368个,养护残疾人数从2004年的366名升至今年的5821名,其中社会办医有197家,占到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