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帮助山区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13.05.2016  12:58

    5月3日,由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创作的101幅作品,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我校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展出。展览由我校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敏媛策划,“用画为你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中国青年报》、《文汇报》、《青年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教育电视台、东方广播电台、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青在线、澎湃新闻、东方网、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观察、上海教育、第一教育、指尖大学城等多家媒体对我校支教团从精神层面对孩子“关注、相信和陪伴”的做法进行了相关报道。


华理研究生支教团帮助山区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国青年报》:“彩虹童话”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

    5月3日下午,一场特殊的画展在华东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举行,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小学生的作品在这里展出。华东理工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敏媛是策展人。“用画为你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陈敏媛说,“我相信,他们的能量,可以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

    “我画的画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是给澳洲的小朋友寄去的。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个房子我进去看过,只有一个小板凳,还有一根橡皮泥做的魔法棒。”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小福,向观众讲述自己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几个月前的小福,还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同学的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字,也从不做作业,考试也看不懂试题。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担任三年级班主任的陈敏媛提出和每个同学合影,学生们热情响应,只有小福一个人拒绝了。小福说:“班上同学都说我笨、长得丑。

      小福的表现让陈敏媛心痛,她决心要走近这个孩子,打开他的心门。陈敏媛发现,这个孩子具有别样的绘画创造力,于是她给小福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送给小福一本白页的本子和一套彩笔。小福开始每天用绘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想法,陈敏媛每天也会花上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通过问问题和聆听小福回答,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内心想法等。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福的性格开朗了很多,也开始喜欢表达,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好几次回答问题时得到了全班同学肯定的掌声。第二个学期一开学,小福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主动交了一份抄写的生字作业。现在的小福不但在写字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每天完成作业,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经常还会画画送给老师和同学们。“最关键的是,我发现他快乐、开朗了许多”,这让陈敏媛最开心。

    小福的变化,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何不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绘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当完成艺术作品时,孩子们会收获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实际上,社工专业出身的陈敏媛之前就对绘本课程非常熟悉,“可以用故事和图画来表达爱”。

    陈敏媛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情感、理想,都能通过一幅幅稚嫩的画作表达出来。“以画为载体,孩子会更愿意去描述画中的内容和画画时候的想法。围绕着绘画内容的访谈,比单纯的问问题让孩子们感觉更安全,更愿意去真实地表达自己,也让我们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

      一年级的高娟画了一幅《彩色天堂》,色彩鲜艳丰富,有点印象派的感觉,她自己的描述是,“我画了玫瑰花和荷花,后面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还有一朵绿色加蓝色的花,我看到过这些花;天空是红色的,我虽然没有看到过红色的天空,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看到的;彩色的花要飘到天上很好看,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陈敏媛在对高娟访谈时很好奇,“在孩子的内心,对于天堂有着什么样的认识,“是期待,还是恐惧”,所以就很自然地问她:“天堂里面都生活着什么样的人呀?”“在天堂里面有你认识的人吗?”希望借由这些具体化的问题,和孩子间接讨论家庭成员以及死亡的话题。谈论的时候高娟非常平静,这让陈敏媛觉得非常欣慰。

    最让陈敏媛心疼的孩子是五年级的小蕊,她的画取名“我有一个幸福的家”。里面有“一个逝世了的爷爷”“一个去外地动手术的奶奶”“一个生病的妈妈”和“一个调皮的我”。其实,小蕊的家庭情况很复杂,爸爸长年在外地打工,妈妈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有时候还会打小蕊,奶奶的身体也很不好。

      听到小蕊家里的事,陈敏媛一度有点无法承受,“在这样的‘一个幸福的家’里,连逝去的爷爷都还在,却缺失了父亲”。“不过每次看到她灿烂的笑容,我觉得都是特别有力量的,像是从悬崖的石缝中开出的一朵灿烂的小花。”陈敏媛说。

    利用课余时间,陈敏媛独自完成了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虽然很辛苦,但是访谈的过程和结果都让她很“惊艳”——因为看到了平时在学校里看不到的东西。“借由画和访谈,我了解到一些孩子的家庭情况,开始明白他们的家庭如何塑造了他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和性格;我也了解到一些孩子的梦想,那些纯真美好的梦想也唤醒了我心中那分热情;我更看到了很多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绘画天赋,他们笔下的画和故事,让我看到他们身上蕴藏的无限潜力和可能”。

    陈敏媛不断地把艺术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中,以画为媒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孩子们交流,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她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1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在华东理工大学的青志协、“跬步+”青年发声平台以及“微笑益GO”等公益社团的帮助下,山区孩子的作品展得以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出。

      在学校青志协、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的帮助支持下,支教团还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

    画展结束之后,陈敏媛还会回到甘肃定西,陪伴孩子继续单纯美好的为期一年的支教时光,“我会继续完善为孩子们搭建的绘本屋,为孩子们打造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让他们通过更多的方式,展现自己。”陈敏媛说。

    《中国青年报》07版

 

    原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发表时间:2016-05-11  |  作者:张婷 周凯

    原文链接: http://zqb.cyol.com/html/2016-05/11/nw.D110000zgqnb_20160511_3-07.htm



华东理工支教团关注山区小学生精神世界

文汇报》:用绘画帮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报讯(记者姜澎)昨天,由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创作的101幅作品,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展出。这些山区孩子们的画作都是在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辅导下完成的。支教团团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陈敏媛说:“比起物质的匮乏,孩子们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值得关注。‘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支教的目的。

    在昨天的展览现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韩福的画引来了众人的惊叹。没有人会想到过去的小福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字,考试也看不懂试题。后来,陈敏媛发现小福对绘画有别样的感觉,于是她给小福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小福开始每天用绘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想法。几个月过后,他整个人开朗起来,慢慢喜欢上了表达,上课开始积极回答问题,好几次还得到全班同学肯定的掌声。

    小福的进步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何不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孩子们会收获一种自我认同感。”于是支教团筹备了这一次画展,展示孩子们的绘画成绩。

    今年以来,陈敏媛和支教团成员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1万多元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文汇报》第7版

 

    原文来源:文汇报  |  发表时间:2016-05-04  |  作者:姜澎

    原文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5/04/content_416250.html



华理研究生支教团帮助山区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青年报》:让山区儿童用画笔描绘彩色梦想

    山区儿童的绘画作品。

    “我的画叫《彩色天堂》。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虽然很多工作都能挣钱,但是我喜欢警察,可以抓坏人、抓小偷”……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的作品,正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展出。这场特殊艺术展的背后,有许多温暖的故事。事实上,这亦是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关注、相信和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一个剪影。

    青年报记者 刘昕

    支教:充满了泥和土,也填满了诗和画

    今天我们该怎样支教?一年的支教能给山区孩子带来什么?这是从2013年至今,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一直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3年来,连续3届18名华理支教志愿者,努力帮助当地学生改善物质生活、提升受教育水平,通过他们的联络沟通,华东理工大学校友会还和当地开展了“华东理工大学——定西助苗行动的一对一资助”活动。

    去年8月,第三届支教团团长陈敏媛来到甘肃定西一个海拔3000米的美丽山村支教,成为了乡村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美术、书法和写作。

    那里用的是窖水,每周只能下山去洗一次澡;那里冬季严寒,达到零下30℃,室内靠的是烧煤炉取暖;每天,她一大清早就要起床上早读课,要自己劈柴捡煤生火,然后要备课、上课,每餐都要自己做饭;放学后,经常来回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去学生家里家访。

    但是,陈敏媛却说:“我的支教生活充满了泥和土,也填满了诗和画。这样的日子,看似艰苦,其实却也让我更加贴近生活,让我停下脚步学会感受生活的简单和美好。

    心得:孩子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值得关注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陈敏媛发现,比起物质生活的匮乏,孩子们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值得关注。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是给澳洲的小朋友寄去的。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个房子我进去看过,只有一个小板凳,还有一根橡皮泥做的魔法棒。”这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福的作品及其解读。

    几个月前的小福却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字,也从不做作业,考试也看不懂试题。陈敏媛记得,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提出和每个同学合影,得到了学生们热情响应,只有小福拒绝了,他说:“班上同学都说我笨、长得丑。

    这让陈敏媛觉得很心痛,她决心要走近这个孩子,打开他的心。陈敏媛发现,这个孩子对绘画具有别样的创造力,于是她给小福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陈敏媛送了小福一本白页的本子和一套彩笔,小福开始每天用绘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想法。每天,陈敏媛通过问问题和聆听小福回答,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内心想法。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福整个人开朗了很多,也喜欢表达,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好几次得到了全班同学肯定的掌声。

    创作:大山深处开出艺术之花

    小福的成长,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何不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

    “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当完成艺术作品时,孩子们会收获到一种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陈敏媛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能量像一股洪荒之力般倾泻而出,生活、经历、情感、理想,都能通过一幅幅稚嫩的画作表达出来。

    四年级陈文博画的是自己的梦想——长大当一个科学家,研究有趣的动物和植物;一年级的高娟画的是《彩色天堂》,“我虽然没有看到过红色的天空,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看到的;彩色的花要飘到天上很好看,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会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陈敏媛不断地把艺术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中,以画为媒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以画为媒介与孩子们交流,以画为媒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陈敏媛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爱心:画展开幕明信片义卖筹款

    “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带着这样的想法,陈敏媛利用社工专业访谈的优势,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并在华理的青志协、“跬步+”青年发声平台以及“微笑益GO”等公益社团的帮助下,将这些作品在这个5月带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展出。

    “用画为你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陈敏媛相信,他们的能量,可以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我觉得,孩子们的画和话都是走进和了解他们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画中蕴含了他们的故事和思想,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和深入的他们。

    让陈敏媛震撼的是,这个群体通常在大众眼中是一种弱势的、可怜的、缺乏资源的形象,但其实,他们身上有很大的韧性,他们承担了很多,自身也积蓄了很多的能量,这些能量能够支持他们去面对未来的困难。

    如今,支教团还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将会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同时,支教团也会将明信片寄送给之前给予当地物资和资金支持的朋友们,作为一种感谢。

    《青年报》A09版

 

    原文来源:青年报  |  发表时间:2016-05-06  |  作者:刘昕璐

    原文链接: 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6-05/06/content_291163.htm?div=-1



【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支教大学生为山里娃开画展:乡土童画读懂孩子的生活与梦想


    原文来源:上视新闻综合频道  |  发表时间:2016-05-05  |  作者:上视新闻综合频道

    原文链接: http://www.kankanews.com/a/2016-05-05/0017501567.shtml


【人民网】“彩虹童画”,画出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

支教者陈敏媛:“乡村孩子的精神成长更值得关注

小福的画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是给澳洲的小朋友寄去的。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个房子我进去看过,只有一个小板凳,还有一根橡皮泥做的魔法棒。

    《彩色天堂》作者:高娟(一年级)

    “我画了玫瑰花和荷花,后面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还有一棵绿色加蓝色的花,我看到过这些花;天空是红色的,我虽然没有看到过红色的天空,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看到的;彩色的花要飘到天上很好看,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会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人民网上海5月4日电 (记者姜泓冰)他们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贫困山区,但他们心里一样有着明亮的色彩、丰富的想象——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的作品,5月3日开始出现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这个由研究生支教团策划的“彩虹童画”展览,让我们在物质生活之外,更多关注到乡村孩子的精神世界。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13年起连续组建三届,向甘肃省定西市的贫困县、乡输送了18名支教志愿者。他们努力帮助当地学生改善物质生活、提升受教育水平,通过他们的联络沟通,华东理工大学校友会和当地开展了“华东理工大学——定西助苗行动的一对一资助”活动,为孩子们资助生活和学习费用,筹集过冬的衣物和书籍文具。随着支教活动展开,志愿者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着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该怎样支教?一年的支教能给山区孩子带来什么?

    第三届支教团团长陈敏媛的回答是:“关注、相信和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群体不该是弱势、可怜、缺乏资源的形象,事实上他们承担了很多,自身也积蓄了很多能量,这些能量能够支持他们去面对未来的困难。

    就读社会工作专业的陈敏媛一直热心志愿服务,曾获2013年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2014年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提名等。她支教的学校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之前从未真正走进过农村的她,现在每天自己劈柴、生火、做饭,更加独立、坚强,不仅贡献力量,同时也改变着自己。

    近一年支教经历,让陈敏媛有了这样的感悟:“有些地区依靠捐钱捐物是没有用的,甚至只会让山区孩子学会比‘穷’比‘惨’。比起物质生活的匮乏,孩子们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值得关注。

    陈敏媛带教三年级,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提出和每个同学合影,只有一个叫小福的男生拒绝了,理由是:“我笨,长得丑。”陈敏媛了解到,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字,从不做作业,考试也看不懂试题,一直内向、自卑,受到同学的轻视和嘲笑。在帮助这个孩子的过程中,她发现,小福对绘画具有别样的创造力,于是,在别的孩子写日记的时候,陈敏媛要求小福用绘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再通过问答,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内心想法等等。几个月下来,小福上课开始积极回答问题,还主动写起了作业。

    受到小福案例的启发,陈敏媛开始更多把绘画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中,她在课余时间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并在华东理工大学的青志协、“跬步+”青年发声平台以及“微笑益GO”等公益社团的帮助下,将这些作品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出。“我希望用画为大家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

    支教团还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将会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收入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他们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101幅“彩虹童画”,色彩缤纷,描述着孩子们的生活,表达着孩子们的美好梦想,也展现着一些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非凡的绘画天赋,让人看到了他们身上蕴藏的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原文来源:人民网  |  发表时间:2016-05-04  |  作者:姜泓冰

    原文链接: http://sh.people.com.cn/n2/2016/0504/c176739-28272692.html



【中国新闻网】华理研究生支教团帮助山区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福的画

图为一年级学生高娟的作品《彩色天堂

    中新上海网5月4日电(张婷)5月3日下午,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的作品,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展出。华东理工大学为什么要主办这样一场艺术展?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事实上,这是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关注、相信和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一个剪影。

    今天我们该怎样支教?一年的支教能给山区孩子带来什么?这是从2013年至今,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一直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3年来,3届、18名华理支教志愿者,努力帮助当地学生改善物质生活、提升受教育水平,通过他们的联络沟通,华东理工大学校友会还和当地开展了“华东理工大学——定西助苗行动的一对一资助”活动。

    第三届支教团团长陈敏媛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比起物质生活的匮乏,孩子们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值得关注。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是给澳洲的小朋友寄去的。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个房子我进去看过,只有一个小板凳,还有一根橡皮泥做的魔法棒。”这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福的作品,以及他自己描述的内容。

    然而几个月前的小福,却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字,也从不做作业,考试也看不懂试题。如果生活在城市里,也许他能够到特殊学校就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学习,并且发挥出这个群体特有的一些天赋。但在山区,他只能跟其他孩子一起在普通学校就读,之前的老师对他一直是放弃的态度,因此他在班级中受到很多同学的轻视和嘲笑。

    陈敏媛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提出和每个同学合影,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响应,结果全班只有小福拒绝了,他说:“班上同学都说我笨、长得丑。

    这个孩子的表现让陈敏媛觉得很心痛,她决心要走近这个孩子,打开他的心。陈敏媛发现,这个孩子对绘画具有别样的创造力,于是她给小福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陈敏媛送了小福一本白页的本子和一套彩笔,于是,小福开始每天用绘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想法。而每天,陈敏媛也会花上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通过问问题和聆听小福回答,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内心想法等等。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福整个人开朗了很多,也喜欢表达,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好几次得到了全班同学肯定的掌声。第二个学期一开学,小福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主动交了一份抄写的生字作业。现在的小福不但能够在写字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每天完成作业,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经常还会画画送给老师和同学们。

    小福的成长,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何不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

    “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当完成艺术作品时,孩子们会收获到一种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陈敏媛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能量像一股洪荒之力般倾泻而出,生活、经历、情感、理想,都能通过一幅幅稚嫩的画作表达出来。

    陈敏媛不断地把艺术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中,以画为媒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以画为媒介与孩子们交流,以画为媒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陈敏媛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带着这样的想法,陈敏媛利用社工专业访谈的优势,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并在华理的青志协、“跬步+”青年发声平台以及“微笑益GO”等公益社团的帮助下,将这些作品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出。

    “用画为你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陈敏媛说,“我相信,他们的能量,可以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

    除此之外,在华理青志协的帮助下以及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资金的支持下,支教团还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将会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同时,支教团也会将明信片寄送给之前给予当地物资和资金支持的朋友们,以示感谢。

 

    原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6-05-04  |  作者:张婷

    原文链接: http://www.sh.chinanews.com/kjws/2016-05-04/4252.shtml



【澎湃新闻网】支教女生每日用画与山区孩子交流:发现他们积蓄了很大的能量

陈敏媛支教时和当地的学生在一起。  本文图片均为 腾讯大申网图

    “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会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5月3日下午,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的作品,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展出。纯真的“童画”和让人心酸或捧腹的童语深深打动了参观者。

    这是陈敏媛在支教中精心搜集的绘画作品。这名华东理工大学第三届支教团团长,曾以每日手绘支教日志而被人广为熟悉。她对每一位孩子的画作进行了访谈,深入孩子们的梦想,并将其带到上海,专门办了一个山区儿童的画展,希望让更多人能关注山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华理研究生支教团自2013年至今,已连续组建三届,向甘肃省定西市的贫困县、乡输送了18名支教志愿者。


    小福的成长故事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是给澳洲的小朋友寄去的……”这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福的作品,以及他自己描述的内容。

    然而,几个月前的小福却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字,也从不做作业,考试也看不懂试题。如果生活在城市里,也许他能够到特殊学校就读,但在山区,他只能念普通学校。

    “班上同学都说我笨、长得丑。”陈敏媛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提出和每个同学合影,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响应,结果全班只有小福拒绝了。这让陈敏媛觉得很心痛,她决心要走近他。

    陈敏媛发现,小福对绘画具有别样的创造力,于是送了他一本白页本和一套水彩笔,给他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让他每天用绘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想法。

    而每天,陈敏媛也会花上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与小福交流,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内心想法。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福开朗了很多,上课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好几次得到了全班同学肯定的掌声。

    第二个学期一开学,小福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主动交了一份抄写的生字作业。现在的小福不但能够在写字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每天完成作业,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还经常画画送给老师和同学。

    陈敏媛发现,艺术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提升他们对于自身的价值认同感。


    以画作媒走进孩子们心灵深处

    小福的成长,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何不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

    在全班试行绘画表达后,陈敏媛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能量像一股洪荒之力般倾泻而出,生活、经历、情感、理想,都通过一幅幅稚嫩的画作表达出来。

    陈敏媛不断以画为媒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用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她还募集了3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利用课余时间,陈敏媛独自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并在华理的“跬步+”青年发声平台等公益社团的帮助下,于5约3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了”彩虹童画”展。

    支教团还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有孩子亲笔祝福。这些明信片在画展现场进行了义卖,所有收入都将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

    【对话陈敏媛】

    用画和孩子交流,他们更愿意真实表达自己

    澎湃新闻:为何在支教中如此频繁地让孩子绘画?

    陈敏媛:支教之初,我们和很多人一样,更多关注到这边地物资缺乏,当物资渐渐足够时,我们发现,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外部可以看得见的东西,他们的精神也非常需要关注。

    我在这一年支教中教授三年级语文,也担任三年级班主任。一开始,我发现我们班级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学生在班中被其他同学嘲笑,内心很自卑,也不愿意和我交流。

    他没有能力完成我布置的日记,但是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画画,并且很有绘画天赋,于是结合之前接触到的艺术治疗的一些知识,我让他每天手绘日记交给我。他很喜欢这个方式,每天都会把日记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我会和他做一个访谈,通过对画的内容的提问,了解他每天发生的故事,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

    渐渐地,他越来越愿意主动和我交流,他的画也得到班级同学们的认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现在不仅经常画画送给我,还开始主动写作业,和班级同学也有了很融洽的关系。最关键的,我发现他快乐、开朗了许多。

    借由这个个案,我开始发现绘画的神奇,于是想到了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绘画的过程首先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同时,当完成艺术作品时候,孩子们会收获到一种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画为载体,孩子会更愿意去描述画中的内容和画画时候的想法。围绕着绘画内容的访谈,比单纯的问问题让孩子们感觉更安全,更愿意去真实地表达自己,也让我们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

    澎湃新闻:在和孩子们交流画时有什么发现?

    陈敏媛:因为专业的关系,我比较擅长做访谈,于是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全校102名学生的画作的访谈。这个过程真的非常辛苦,因为要牺牲很多休息的时间,但是访谈的过程和结果都让我很“惊艳”——我看到了平时在学校里看不到的东西。

    借由画和访谈,我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的家庭,开始明白他们的家庭如何塑造了他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和性格;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的梦想,那些纯真美好的梦想也唤醒了我心中那份热情;我更看到了很多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绘画天赋,他们笔下的画和故事,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蕴藏的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需要自己劈柴生火烧炉子

    澎湃新闻:支教过程中,有没有很崩溃很难过的时候?

    陈敏媛:的确遇到了很多让人崩溃的事情。学校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刚上山时我们就崩溃了,队员们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而且容易感冒、咽喉上火、嘴唇爆皮。

    当地特别冷,需要自己劈柴生火烧炉子,水也特别脏,一开始无法接受喝这样的水,由于水少,也不能经常洗澡洗头。作为一个女生,感觉是非常艰难的,上山一周后就有队员打起了退堂鼓。我作为队长,有一天安慰完队员,走在大山上,一面跑一面哭,觉得很无助很绝望,朋友、家人都离我好远,很无助孤独。但是想到自己对孩子们所承担的责任,还是坚持了下来。

    澎湃新闻:这一年支教,觉得给当地孩子家庭带来了什么?

    陈敏媛:目前已经走完八九十户学生家庭了,经常来回走三四个小时山路去他们家里。我发现很多山区家长都不擅长表达,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耐心与孩子们沟通,经常采用比较暴力的方式。我们去家访很重要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学会用好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现在家长耐心会比以前好很多。

    另外,我们还为三十多个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资助。有一位家长非常感谢我们,她将家里唯一一只老母鸡下的鸡蛋积攒起来,积到20多个时便走了很远山路专门给我们送来。我们推脱,她说“我们能拿的出手的也就这个了”,我觉得这是最让我感动的。

    “这些孩子很很大的韧性,积蓄了很多的能量

    澎湃新闻:为什么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画展?

    陈敏媛:首先,我觉得孩子们的作品真的非常棒,可以给人带来关于美和创造力的体验。同时,我觉得,孩子们的画和话都是走进和了解他们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画中蕴含了他们的故事和思想,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和深入的他们。

    我也希望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表达,通过画展的形式,为“山区儿童”这个群体发声。这个群体通常在大众眼中是一种弱势的、可怜的、缺乏资源的形象,但其实,在和这些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大的韧性,他们承担了很多,自身也积蓄了很多的能量,这些能量能够支持他们去面对未来的困难。我希望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我相信,他们的能量,可以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

    澎湃新闻:画展结束之后有什么计划?

    陈敏媛:画展结束之后,我会继续陪伴孩子,走完这单纯美好的一年的支教时光。我会继续完善为孩子们搭建的绘本屋,让他们通过更多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价值。

    我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平台的支持,把孩子们的画带去更大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来聆听他们、感受他们。

    至于我个人,今年9月我就正式上研一了,但是我的梦想不会变,我希望能创立自己的公益组织,今后一直致力于乡村教育的精神世界,将生命教育、性别教育带入乡村学校。我希望能在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成立一个“绘本屋”,让孩子们能通过绘本领略世界的美好。


    【孩子的画】

    作者:高娟(一年级)

    内容:《彩色天堂》,我画了玫瑰花和荷花,后面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还有一棵绿色加蓝色的花,我看到过这些花;天空是红色的,我虽然没有看到过红色的天空,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看到的;彩色的花要飘到天上很好看,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会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作者:韩福(三年级)

    内容: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是给澳洲的小朋友寄去的。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个房子我进去看过,只有一个小板凳,还有一根橡皮泥做的魔法棒。

作者:陈文博(四年级)

    内容:我的梦想是长大当一个科学家,研究有趣的动物和植物,我画的是我在写作业,但是不会画,爸爸在工作,他在修车。爸爸平时的工作是搬砖,就是把砖头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很辛苦。等我长大了,我要让爸爸妈妈享福,妈妈也在搬砖的地方工作,就是负责在烤砖头的时候用泥土把门堵上,然后烧好了就把砖头推过去,搬到一个铁架子上,然后就会有车开到那边,妈妈就把砖头放在车上,那个车就走了。我家里现在条件一般,我希望我们家能够更加富裕一点。

作者:于天顺(四年级)

    内容:我画了我家的房子、我、还有学校,我正走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家离学校很远很远,我早上5点就要起床了,5:40从家里出发,走到学校就快7点了,太远了,放学回家也是走到天都黑了,很辛苦。如果我的家能够离学校近一点我会很开心。路走到一半,其他人都到家了,我就只能一个人走接下来的路,不过我不怕,我都习惯了。

 

    原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6-05-04  |  作者:吴洁瑾

    原文链接: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64518



【东方网】华理支教山区儿童来沪办画展作品将义卖支持当地教育

图片说明: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小学生的作品,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展出。

图片说明:正在看展的华理学生,读了孩子们写在每幅画作下面的自我解读,都受到了内心的触动。

图片说明:陈敏媛正在向记者介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福的作品。

图片说明:支教团将本次画展所有的101幅作品制作成了明信片,并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

    东方网记者徐程5月3日报道:今天下午,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的作品,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展出。这场艺术展其实仅仅只是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关注、相信和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一个剪影。

    从2013年至2015年8月底,支教团在当地两所初级中学、一所完全中学和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72800小时,覆盖人数超过4920人。华东理工大学校友会还和当地开展了“华东理工大学——定西助苗行动的一对一资助”活动。第三届支教团团长陈敏媛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比起物质生活的匮乏,孩子们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值得关注。


    小福的成长故事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是给澳洲的小朋友寄去的。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个房子我进去看过,只有一个小板凳,还有一根橡皮泥做的魔法棒。”这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福在描述他的作品。

    然而几个月前的小福,却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字,也从不做作业,考试也看不懂试题。如果生活在城市里,也许他能够到特殊学校就读。但在山区,他只能跟其他孩子一起在普通学校就读,常常受到嘲笑。陈敏媛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提出和每个同学合影,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响应,结果全班只有小福拒绝了,他说:“班上同学都说我笨、长得丑。

    陈敏媛觉得很心痛决心要走近这个孩子,打开他的心。陈敏媛发现,这个孩子对绘画具有别样的创造力,于是她给小福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还送了他一本本子和一套彩笔,于是,小福开始每天用绘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想法。而每天,陈敏媛也会花上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通过问问题和聆听小福回答,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内心想法等等。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福整个人开朗了很多,也喜欢表达,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好几次得到了全班同学肯定的掌声。第二个学期一开学,小福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主动交了一份抄写的生字作业。现在的小福不但能够在写字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每天完成作业,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经常还会画画送给老师和同学们。


    大山深处开出艺术“小花

    小福的成长,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何不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和提高自己?“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当完成艺术作品时,孩子们会收获到一种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陈敏媛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能量像一股洪荒之力般倾泻而出,生活、经历、情感、理想,都能通过一幅幅稚嫩的画作表达出来。

    陈敏媛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陈敏媛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并在华理的青志协、“跬步+”青年发声平台以及“微笑益GO”等公益社团的帮助下,将这些作品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出。

    “用画为你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陈敏媛说,“我相信,他们的能量,可以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

    在华理青志协的帮助下以及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资金的支持下,支教团还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将会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

 

    原文来源:东方网  |  发表时间:2016-05-03  |  作者:徐程

    原文链接: http://sh.eastday.com/m/20160503/u1ai9339325.html



【上海教育新闻网】来自甘肃的101个梦:华理志愿者为山区儿童办画展

孩子们在绘本屋里阅读(摄影:华东理工大学)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韩福的作品(摄影:华东理工大学)

    本网讯(记者 金寒草)支教能给山区的孩子带去什么?支教能给大学生带来什么?华东理工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从甘肃回来收获颇丰,他们发起了一场特殊的画展。

    昨天(5月3日),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的“彩虹童画”在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展出,描绘着山区儿童五彩的向往。“比起物质生活的匮乏,孩子们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值得关注。”第三届华理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敏媛如是说。


    大山里开出艺术之花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是给澳洲的小朋友寄去的。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个房子我进去看过,只有一个小板凳,还有一根橡皮泥做的魔法棒。”这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福的作品。

    小福原本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也从不做作业。在陈敏媛的第一堂课上,她提出和每个同学合影,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响应,结果全班只有小福拒绝了,他说,“班上同学都说我笨、长得丑”。

    这个孩子的表现让陈敏媛觉得很心痛。她送了小福一本白页的本子和一套彩笔,给小福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同时陈敏媛也会花上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通过问问题和聆听小福回答,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和内心想法。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福整个人开朗了很多,和班里也融洽了很多,经常还会画画送给老师和同学们。第二个学期一开学,小福主动交上了第一份抄写生字的作业。

    小福的成长,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当完成艺术作品时,孩子们会收获到一种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陈敏媛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能量像一股洪荒之力般倾泻而出,生活、经历、情感、理想,都能通过一幅幅稚嫩的画作表达出来。

    陈敏媛收集了全校101名学生的作品,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所有画作的访谈,并把这些梦带回了上海。“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

    据悉,支教团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


    走进山区孩子的精神世界

    自己动手劈柴生火、围着一口水窖算计洗澡……抬起头看着漫天银河,低下头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在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们痛并快乐着。

    自2013年以来,华东理工大学先后有18名志愿者走进甘肃定西山区,努力帮助当地学生改善物质生活、提升受教育水平,还和当地开展了“华东理工大学——定西助苗行动的一对一资助”活动。截止去年8月底,华理学子在当地两所初级中学、一所完全中学和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72800小时,覆盖人数超过4920人。

    而这些远远不够。

    在支教的日子里,大学生们在同山区儿童的接触中思考得更多了。上海仍在酷暑中,8月底刚来到海拔3000米的明德中心小学的支教团却要准备过冬了。志愿者们目睹山区物资匮乏,便自出奔走为孩子们筹集过冬的衣物和一些书籍文具,并最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教团为明德小学设立了“励志奖学金”,尽管只有几十元,但成为不少孩子人生中第一笔“小小财富”。

    而当物资渐渐足够的时候,他们发现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外部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条件。

    陈敏媛说,不仅要为山区儿童带去爱,更要让他们懂得去爱,去表达爱。她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通过艺术教育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只单纯地给予他们(山区儿童)东西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更要带给他们自尊和自信,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懂得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种理念驱使下,支教团打造了定西山区学校的第一家“物资银行”,每周五孩子们都可以通过自己挣来的积分换取文具、衣物。如今,这样的做法受到其他学校的推崇,“物资银行”已经在明德中心小学周边的七八所学校开起了“分行”。

    据了解,支教团正在探索将部分活动“长效化”。如,精选10本绘本设计10堂绘本课,进一步完善绘本课程的课程设置;为明德中心小学与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小学牵线搭桥“结对子”,制定“物资银行”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

 

    原文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6-05-04  |  作者:金寒草

    原文链接: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6/05/04/2053010.html



【上海观察】大学生支教团带回百幅“乡土童画”读懂山区孩子生活与梦想

    “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会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5月4日,一起来看我们的画展哦,还可以听陈老师讲故事。”今天下午,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书馆传出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一段班级视频,全班孩子齐声对着镜头喊起了这段话。

    原来,全校共有101名小学生的画作入选了“彩虹童画”山区儿童艺术展,由华理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敏媛带到上海高校参展。大学生支教队员们希望,这百幅“乡土童画”能够让城市人读懂山区孩子生活与梦想。

    作为全国十大青年社工领袖、2013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就读社会工作专业的陈敏媛志愿服务时间已累计超过2000小时,曾经陪伴68位临终者走完生命最后一段旅程;而今,她在读研之前的一年选择到大西北支教,从去年8月开始走过了春夏秋冬。

    用画画的方式来带教孩子,因为一个发生在小福身上的故事。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个房子,我进去看过,只有一个小板凳,还有一根橡皮泥做的魔法棒。”这就是三年级学生小福的作品,以及他自己描述的内容。

    然而,几个月前的小福,却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出字,也从不做作业,甚至考试也看不懂试题。如果生活在城市里,也许他能到特殊学校就读。但在山区,他只能跟其他孩子一起在普通学校就读。之前的老师,对他一直是放弃的态度,因此他在班级中受到很多同学的轻视和嘲笑。

    作为小福的班主任,陈敏媛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提出和每个同学合影,得到了学生们热情响应,结果全班只有小福拒绝了,他说:“班上同学都说我笨、长得丑。

    这让陈敏媛觉得心痛,她决心走近这个孩子,打开他的心。她发现,这个孩子对绘画具有别样的创造力,于是给小福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陈敏媛送给小福一本白页本子和一套彩笔,小福开始每天用绘画记录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想法。而每天,陈敏媛也会花上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通过提问和聆听,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内心想法等等。

    经过几个月努力,小福整个人开朗了很多,也喜欢上了表达,上课积极回答问题,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好几次得到了全班同学掌声。第二个学期一开学,小福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主动交了一份抄写生字的作业。现在,他不但在写字方面有了很大突破,每天都完成作业,还经常画画送给老师和同学们。

    小福的成长,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何不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而当完成作品时,孩子们会收获到一种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团员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能量因此倾泻而出,生活、经历、情感、理想等,都能通过一幅幅稚嫩的画作表现出来。

    以下是部分定西山区的童画佳作以及他们自己的描述——

作者:高娟(一年级)

    内容:《彩色天堂》——我画了玫瑰花和荷花,后面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还有一棵绿色加蓝色的花,我看到过这些花;天空是红色的,我虽然没有看到过红色的天空,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看到的;彩色的花要飘到天上很好看,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会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作者:杨晶晶(三年级)

    内容:《无题》——我画的是我长大要住的地方,我希望住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房子里面都是很精美的东西,还有舒服的床,我有恐高症,虽然想住楼房,但是我住在2楼就够了。我希望以后还住在定西。我最喜欢有翅膀的蓝色的鸟,因为它的叫声很好听,但有时候我睡着了它叫着也很吵。我在村里面没有看到过大雁,所以我画的是我想象的。我要上个好大学,去上海,兰州也可以,可以看看大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最喜欢彩色的那只大雁,因为它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在我住的地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大洞。我希望住的房子,太阳能够刚刚好照在窗子上,我会在那里种一朵花,相信会很美的。等我考了大学,我要把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弟弟接过来一起享受,我最喜欢弟弟和奶奶,这几天都是我和奶奶睡,以后的房子我要给奶奶准备一个大房间,要把一个关于我们家故事的一张照片洗的很大,挂在房间里,然后大家一起过年。我会把房子布置得很美,我画了三栋楼,是希望让朋友们、亲戚们都能来住。

作者:王博(三年级)

    内容:《动物世界》——今天是凤凰的生日,大家想给凤凰一个惊喜,森林伙伴决定都给凤凰起一个名字。猴子给凤凰取名“小花”,龙给凤凰取名“小草”。生日派对现在开始了,龙把凤凰带到这里,小伙伴都准备了很多的礼物,每人说了一句对凤凰感谢的话,凤凰的生日开心地过完了。我还想对Sam老师(笔者注:华理12级,曾去山上探望过陈老师,给孩子上了两节课,很受孩子们的喜欢)说:“Sam老师你多久才能来?你说好的来看我们的,不能说话不算数了!Sam,我给你画了一张画,如果你下次来了记得来看我哦!再见,Sam哥哥!

作者:陈顺丽(三年级)

    内容:《荷花塘》——想对妈妈说:“我爱你,因为妈妈把我养大,我就是妈妈的希望。妈妈您知道我为什么爱你吗?因为您对我好,我知道您打我是为了我,我想对您说,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希望的,我会好好学习。”我想对陈老师说:“不管您在不在,我们都会好好学习的,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希望。”我想对陈老师说:“我爱你,我给陈老师送的画名叫《荷花塘》,我长大一定要为祖国争光,为全校争光。

    支教尚未结束,陈敏媛已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1万多元公益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她还在课余时间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并在华理青志协、“跬步+”青年发声平台以及“微笑益GO”等公益社团帮助下,让这些作品走进沪上大学展出。

    同时,支教团还把画展所有作品制作成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将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教育,它们也将被寄送给之前给予物资和资金支持的朋友们。

 

    原文来源:上海观察  |  发表时间:2016-05-03  |  作者: 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web.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6386



【上海教育】震撼| 101幅小学生的画你会看哭吗?

    今天下午,101幅来自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的作品,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展出。

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彩色天堂》作者:高娟(一年级)

    我画了玫瑰花和荷花,后面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还有一颗绿色加蓝色的花。天空是红色的,彩色的花要飘到天上很好看,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作者:陈文博(四年级)

    我的梦想是长大当一个科学家,研究有趣的动物和植物。爸爸在工作,他在修车。爸爸平时的工作是搬砖,很辛苦。等我长大了,我要让爸爸妈妈享福。

▲《动物世界》作者:王博(三年级)

    今天是凤凰的生日,大家想给凤凰一个惊喜,森林伙伴决定都给凤凰起一个名字。猴子给凤凰取名“小花”,龙给凤凰取名“小草”。生日派对现在开始了,龙把凤凰带到这里,小伙伴都准备了很多的礼物,每人说了一句对凤凰感谢的话,凤凰的生日开心地过完了。

▲作者:韩福(三年级)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是个有读写障碍的孩子的画,他喜欢绘画,他的画色彩艳丽,用色大胆,故事充满了魔幻的色彩。)

    这是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关注、相信和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一个剪影。

    3年来,3届、18名华理支教志愿者,努力帮助当地学生改善物质生活、提升受教育水平,通过他们的联络沟通,华东理工大学校友会还和当地开展了“华东理工大学——定西助苗行动的一对一资助”活动。

    这些远远不够。第三届支教团团长陈敏媛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比起物质生活的匮乏,孩子们精神方面的成长更值得关注。

    陈敏媛不断地把艺术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中,以画为媒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以画为媒介与孩子们交流,以画为媒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陈敏媛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带着这样的想法,陈敏媛利用社工专业访谈的优势,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将这些作品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出。

 

    原文来源:上海教育  |  发表时间:2016-05-03  |  作者:上海教育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IxMDcwOQ==&mid=2651442665&idx=3&sn=742e6c0cc2d87479629b84237460f17d&scene=1&srcid=0503RURq



【第一教育】华理女生为一整所山区学校学生开画展画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今天下午,一场特殊的画展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拉开帷幕。画展的主角是来自甘肃定西山区一所小学的全体101名学生。之前,“第一教育”平台曾报道过华东理工大学学生陈敏媛的支教故事(点此阅读)。如今,她带着山区孩子们的作品来到了上海。

学生在观展

    值得一提的是,陈敏媛利用社工专业访谈的优势,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走进画展现场,观众不难从一幅幅稚嫩的画作和访谈背后,读出这些山区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理想。

    小编选取了其中几幅作品,不妨来用心感受一下画作背后的故事。

彩色天堂

作者:高娟(一年级)

    内容:我画了玫瑰花和荷花,后面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还有一颗绿色加蓝色的花,我看到过这些花。彩色的花要飘到天上很好看,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

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会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作者:陈露(二年级)

    内容:我在放风筝,因为我喜欢橙色,所以我穿的衣物和我的风筝都是橙色的。

    我画了一个房子,房子里有爸爸和妈妈,爸爸在外地打工,两个月才会回来一次,我有时候会想爸爸,想爸爸的时候我会偷偷哭,但是我从来没有告诉过爸爸,有时候我会跟妈妈说,妈妈就都会哄哄我让我不要难过。

美丽的但秋

作者:陈春丽(二年级)

    内容:但秋是一个节日,快乐的节日,我想和蝴蝶、妈妈一起,但秋的习俗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心里很多妈妈为我做的事情。蝴蝶开到但秋时候会很快乐,小鱼在但秋里的水里快乐地游泳,那时在家里,也很快乐。

荷花塘

作者:陈顺丽(三年级)

    内容:想对妈妈说:“我爱你,因为妈妈把我养大,我就是妈妈的希望。妈妈您知道我为什么爱你吗?因为您对我好,我知道您打我是为了我,我想对您说,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希望的,我会好好学习。

    我想对陈老师说:“不管您在不在,我们都会好好学习的,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希望。”我想对陈老师说:“我爱你,我给陈老师送的画名叫《荷花塘》,我长大一定要为祖国争光,为全校争光。

作者:陈文博(四年级)

    内容:我的梦想是长大当一个科学家,研究有趣的动物和植物,我画的是我在写作业,但是不会画,爸爸在工作,他在修车。爸爸平时的工作是搬砖,就是把砖头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很辛苦。

    等我长大了,我要让爸爸妈妈享福。我家里现在条件一般,我希望我们家能够更加富裕一点。

作者:于天顺(四年级)

    内容:我画了我家的房子、我、还有学校,我正走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家离学校很远很远,我早上5点就要起床了,5:40从家里出发,走到学校就快7点了,太远了,放学回家也是走到天都黑了,很辛苦。

    如果我的家里能够住的离学校近一点我会很开心。路队走到一半,其他人都到家了,我就只能一个人走接下来的路,不过我不怕,我都习惯了。

作者:杨胜利(四年级)

    内容:我在高峰乡,贡马寺队,我站在一个舞台上,底下都是观众。观众们都是当地的人,我爸爸妈妈也在里面。我站在舞台上唱的是《小苹果》,但是我不太会跳舞。下面的观众都看的很开心,我平时喜欢唱歌,但是唱的不太好,我会一直练习。我最喜欢的歌是《青春修炼手册》。

作者:何蕊(五年级)

    内容:我画的是我家,有爸爸、妈妈、姐姐、我、妹妹,爸爸现在在外面打工,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爸爸差不多一个月回来一次,爸爸回来时候我会问他过得怎么样,冬天冷不冷,他工作的地方很冷,所以他过来时候脸都是红彤彤的。

    妈妈在家里种田,爸爸回来的时候也会帮着一起,奶奶也会过来帮忙的。我姐有时候很凶,有时候又很温柔,她现在在定西的医院里面实习。妹妹特别爱发脾气,我管她一下她就生气。我很喜欢自己的家,现在的生活每天都很开心。

    除此之外,在华理青志协的帮助下以及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资金的支持下,支教团还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


    对话

    第一教育:在和孩子们交流他们的画的时有什么感受?

    陈敏媛:借由画和访谈,我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的家庭,开始明白他们的家庭如何塑造了他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和性格;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的梦想,那些纯真美好的梦想也唤醒了我心中那份热情。

    我更看到了很多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绘画天赋,他们笔下的画和故事,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蕴藏的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第一教育:希望通过这个画展传递什么讯息?

    陈敏媛:首先,我觉得孩子们的作品真的非常棒,可以给人带来关于美和创造力的体验。同时,我觉得,孩子们的画和话都是走进和了解他们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画中蕴含了他们的故事和思想,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和深入的他们。

    我也希望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表达,通过画展的形式,为“山区儿童”这个群体发声。这个群体通常在大众眼中是一种弱势的、可怜的、缺乏资源的形象,但其实,在和这些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大的韧性,他们承担了很多,自身也积蓄了很多的能量,这些能量能够支持他们去面对未来的困难。

    我希望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我相信,他们的能量,也是可以去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的。

    第一教育:画展结束之后有什么计划?

    陈敏媛:画展结束之后,我会继续陪伴孩子,走完这单纯美好的一年的支教时光。我会继续完善为孩子们搭建的绘本屋——为孩子们打造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让他们通过更多的方式,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我会一如既往地用心陪伴他们,呵护他们内心中那颗种子慢慢发芽。

    同时,在这次在学校举办画展的尝试过后,我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平台的支持,把孩子们的画带去更大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来聆听他们、感受他们。

 

    原文来源:第一教育  |  发表时间:2016-05-03  |  作者:欣驰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g0ODc5NA==&mid=2651285658&idx=4&sn=16060662102a2eb6193efd202be2b34e&scene=1&srcid=0503U7Ez



【指尖大学城】看看这些山里孩子的画,它们被制成了明信片

    看看这些可爱的画,它们都出自甘肃定西山区101名小学生的手,今天开始以“彩虹童画”为主题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展出,尽管这些画就是大家眼中美术课上的小学生作品,但其中却孕育山里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华东理工研究生支教队员的爱。

    支教团把本次画展101幅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将会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

   

    一位读写困难孩子的画

    “我画的有闹钟、房子,闹钟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这个小人的名字叫小猪,我还画了一朵蓝色的花,箱子里面装了文具,中间是一所大房子,因为没人住所以变成了箱子,里面有个魔术棒开不了。”这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明德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福的作品,以及他自己描述的内容。

    然而几个月前的小福,却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因为天生的读写障碍,小福无法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不会读写拼音、无法完整地写字,也从不做作业,考试也看不懂试题。在山区,之前的老师对他一直是放弃的态度,因此他在班级中受到很多同学的轻视和嘲笑,常常认为自己又笨又丑。

    这个孩子的表现让华东理工支教队员陈敏媛觉得很心痛,她决心要走近这个孩子,打开他的心。陈敏媛发现,这个孩子对绘画具有别样的创造力,于是她给小福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绘画日记。陈敏媛送了小福一本白页的本子和一套彩笔,于是,小福开始每天用绘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想法。而每天,陈敏媛也会花上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通过问问题和聆听小福回答,了解他的绘画内容、情绪状态、内心想法等等。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福整个人开朗了很多,也喜欢表达,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好几次得到了全班同学肯定的掌声。第二个学期一开学,小福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主动交了一份抄写的生字作业。现在的小福不但能够在写字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每天完成作业,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经常还会画画送给老师和同学们。


    大山深处开出艺术花

    小福的成长,让陈敏媛发现了绘画的神奇:何不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绘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当完成艺术作品时,孩子们会收获到一种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陈敏媛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能量像一股洪荒之力般倾泻而出,生活、经历、情感、理想,都能通过一幅幅稚嫩的画作表达出来。

作者:高娟(一年级)

    内容:《彩色天堂》,我画了玫瑰花和荷花,后面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还有一棵绿色加蓝色的花,我看到过这些花;天空是红色的,我虽然没有看到过红色的天空,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看到的;彩色的花要飘到天上很好看,我想象天堂就是这样的;老人们会去天堂,我奶奶应该就在那里,我会想她,虽然她去了天堂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过话,但是我觉得她在天堂一定很开心。

作者:陈文博(四年级)

    内容:我的梦想是长大当一个科学家,研究有趣的动物和植物,我画的是我在写作业,但是不会画,爸爸在工作,他在修车。爸爸平时的工作是搬砖,就是把砖头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很辛苦。等我长大了,我要让爸爸妈妈享福,妈妈也在搬砖的地方工作,就是负责烤砖头的时候用泥土把门堵上,然后烧好了就把砖头推过去,搬到一个铁架子上,然后就会有车开到那边,妈妈就把砖头放在车上,那个车就走了。我家里现在条件一般,我希望我们家能够更加富裕一点。

作者:于天顺(四年级)

    内容:我画了我家的房子、我、还有学校,我正走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家离学校很远很远,我早上5点就要起床了,5:40从家里出发,走到学校就快7点了,太远了,放学回家也是走到天都黑了,很辛苦。如果我的家里能够住的离学校近一点我会很开心。路队走到一半,其他人都到家了,我就只能一个人走接下来的路,不过我不怕,我都习惯了。

    陈敏媛不断地把艺术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中,以画为媒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以画为媒介与孩子们交流,以画为媒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陈敏媛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带着这样的想法,陈敏媛利用社工专业访谈的优势,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并在华理的青志协、“跬步+”青年发声平台以及“微笑益GO”等公益社团的帮助下,将这些作品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出。

    “用画为你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陈敏媛说,“我相信,他们的能量,可以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

    除此之外,在华理青志协的帮助下以及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资金的支持下,支教团还把本次画展所有的作品制作成了1010张明信片,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10张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会有孩子亲笔书写的祝福。这些明信片将会在画展现场进行义卖,所有收入都会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华东理工大学赴甘肃定西支教团成员的初心,他们怀着这样的态度走向西部、走向山村,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同时也使自己的青春过得更加富有意义。

    陈敏媛不断地把艺术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中,以画为媒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以画为媒介与孩子们交流,以画为媒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陈敏媛还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让孩子们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我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带着这样的想法,陈敏媛利用社工专业访谈的优势,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对全校101名学生画作的访谈,并在华理的青志协、“跬步+”青年发声平台以及“微笑益GO”等公益社团的帮助下,将这些作品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出。

    “用画为你讲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梦想。”陈敏媛说,“我相信,他们的能量,可以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

    对话陈敏媛:泥土作诗 画艺育人

    为什么想到用绘画的方式?

    支教之初,我们和很多人一样,关注到更多的是这边物资的缺乏,于是我们开始为孩子们筹集过冬的衣物和一些书籍文具。当物资渐渐足够的时候,我们发现,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外部可以看得见的东西,他们的精神也是非常需要关注的一个领域。

    我在这一年支教中教授三年级语文,也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我发现我们班级学习成绩最低的一个学生一开始在班级中就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内心很自卑,也不愿意和我交流。他没有能力完成我布置的日记,但是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画画,并且很有绘画天赋,于是结合之前接触到的艺术治疗的一些知识,我送给了他一本画本和一套水彩笔,让他每天手绘日记交给我。他很喜欢这个方式,每天都会把日记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我会和他做一个访谈,通过对画的内容的提问,我了解到他每天发生的故事。

    渐渐地,他越来越愿意主动和我交流,并且他的画也得到班级同学们的认可,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他的画和每次的聊天,我能够透过画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和想法,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他现在不仅经常画画送给我,还开始主动写作业,和班级同学也有了很融洽的关系。最关键的,我发现他快乐、开朗了许多。

    借由这个个案,我开始发现绘画的神奇,于是想到了让孩子们都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不管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情还是理想。绘画的过程首先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同时,当完成艺术作品时候,孩子们会收获到一种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画为载体,孩子会更愿意去描述画中的内容和画画时候的想法。围绕着绘画内容的访谈,比单纯的问问题让孩子们感觉更安全,更愿意去真实地表达自己,也让我们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

    在和孩子们交流他们的画的时有什么发现?

    因为专业的关系,我比较擅长去做访谈,于是在课余时间独自完成了全校102名学生的画作的访谈。这个过程真的非常辛苦,因为要牺牲很多休息的时间。但是访谈的过程和结果都让我很“惊艳”——我看到了平时在学校里看不到的东西。

    借由画和访谈,我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的家庭,开始明白他们的家庭如何塑造了他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和性格;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的梦想,那些纯真美好的梦想也唤醒了我心中那份热情;我更看到了很多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绘画天赋,他们笔下的画和故事,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蕴藏的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为什么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画展?

    首先,我觉得孩子们的作品真的非常棒,可以给人带来关于美和创造力的体验。同时,我觉得,孩子们的画和话都是走进和了解他们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画中蕴含了他们的故事和思想,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和深入的他们。

    我也希望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表达,通过画展的形式,为“山区儿童”这个群体发声。

    这个群体通常在大众眼中是一种弱势的、可怜的、缺乏资源的形象,但其实,在和这些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大的韧性,他们承担了很多,自身也积蓄了很多的能量,这些能量能够支持他们去面对未来的困难。我希望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能量被更多人看到。我相信,他们的能量,也是可以去感染到每一个前来看展的人的。

    画展结束之后有什么计划?

    画展结束之后,我会继续陪伴孩子,走完这单纯美好的一年的支教时光。我会继续完善为孩子们搭建的绘本屋——为孩子们打造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让他们通过更多的方式,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我会一如既往地用心陪伴他们,呵护他们内心中那颗种子慢慢发芽。

    同时,在这次在学校举办画展的尝试过后,我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平台的支持,把孩子们的画带去更大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来聆听他们、感受他们。

 

    原文来源:指尖大学城  |  发表时间:2016-05-03  |  作者: 董川峰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k0NzU0OA==&mid=2656990760&idx=2&sn=25e47a1ac8722ee52216da503471213a&scene=1&srcid=0503Jn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