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 · 毕业典礼|校长李岩松:选择·坚守·学习·成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到不舍离别时。在骊歌响起的时候,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校园,共同分享大家毕业的喜悦。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2021届全体毕业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多年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这几年,学校见证了你们的成长。从刚入校时的欣喜憧憬,军训列队时的汗水欢笑,到课堂内外的苦读思索,比赛场上的激情澎湃,再到服务三届进博会的自信从容,驻守防疫前线的勇敢坚定,你们收获了知识、锻炼了才干,懂得了责任担当,树立了远大理想。相信“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已经成为你们作为上外人的文化基因。
回顾这几年,你们也见证了学校的变化。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持续推进,一流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正逐步完善。各类智库不断壮大,为国家进步、中外人文交流互鉴提供了高质量的知识供给和智力支持。国际交流日益拓展,越来越多的同学出国留学和赴国际组织实习,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上外。你们经历了图文学习环境改善、世界语言博物馆建立等校园的点滴变化,也参与、见证了学校70周年校庆这样重大的历史时刻。学校培育学生,学生成就学校,学校的进步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样也离不开你们的贡献。
回顾这几年,我们更见证了国家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国家的富强和美好的未来而感到自豪,为伟大的祖国衷心祝福。我们一起捐款捐物,支教援派,在线帮扶,为国家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贡献了上外力量。特别是过去的一年,我们都亲历了足以铭记一生的抗疫大战,上外上千名志愿者师生以各种方式支持国内、国际抗疫,见证了国家在遭受严重冲击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决心和智慧,亲身感受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迈向了人生的大舞台,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在送别的时刻,我有几点希望和寄语送给大家。
一是关于选择。结束一个阶段的学习,开始下一阶段人生的航程,何去何从,相信大家都会面临选择的困惑。一百年前,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那些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人,在上海秘密集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们超越自己的家庭出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选择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将个人的前程和国家民族、劳苦大众的前程牢牢绑定在一起。从百年前他们的足迹里,你们也许能看到自己的答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疫情远没有结束,去全球化、保护主义、环境问题等等仍会给世界,给我们带来种种挑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为有着红色基因传承的上外人,你们只有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而作为有着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具备跨文化思维和交流能力的上外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全球文明互学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道路上,你们的学科背景和能力可以充分运用和发挥,无论你们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相信你们必将大有可为,也定能大有所为。
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二点是关于坚守。当你们走出象牙塔,进入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误解质疑之时能否保持本心,遭遇失败低谷之时能否毫不气馁,这都需要坚守。“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生的路上难免会有疾风暴雨、暗礁险滩,只有坚持不懈,历经风雨,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人生的坚守还意味着能够坚持价值判断,守住底线。人生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走捷径”,恰恰可能是在“绕弯路”,所谓的“大智慧”,只能是“小聪明”。你们真正需要的是坚守初心,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虽然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但希望当同学们毕业后再聚在一起的时候,还能聊一聊头顶的月亮,而不只是脚下的六便士。
今天的中国,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缺的都不再是“量”而是“质”,都要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所以,每个领域缺少的都是高质量的人才。行行出状元,伟大孕于平凡之中,你们需要的是树立自己的志向,锤炼自己的本领,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按照别人的节奏跳舞,按照别人的模板成长。
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三点是关于学习。今天的毕业典礼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一场开学典礼,因为虽然你们毕业了,但学习远未停止。
踏入社会,社会生活本身将会成为你们的老师。希望大家在实践中多观察、勤思考,把书本和课堂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已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做到知行合一。既要有“书卷气”,也要有“泥土气”,在实践中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聆听社会进步的心跳,切莫犯眼高手低的错误。
我们正迎来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给这个时代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重大的变化。保持好奇心,保持对新领域、新事物的求知欲,保持不断探索的学习动力,将终身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才能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对继续学业的同学而言,你们都有各自的学科和专业,但其实学科只是现代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对于人类知识的人为划分,人类知识的发展不会受这些人为的学科界限的限制,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领域,实际上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所以基础、前沿、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学术进步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学校也在不懈推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与语言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我们不应以专业和学科的小圈子来自限,不应以自己所在领域内知识的增长而自满,而应该保持心灵的开放态度,广泛涉猎,为做出一些创造性的成果打下基础。
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四点是关于成长。作为老师,其实还有很多真挚的心里话,想在今天这个场合送给大家,可是以我个人的经验,说得道理再多,人生的路还是要大家自己上下求索,很多道理也只有经过人生的历练才能自己领悟。
因此,我衷心地祝愿大家都能快乐成长。每个人的际遇是不同的,优秀的标准终究是别人制定的,但未来的生活却属于你们自己。希望你们不断丰富阅历,磨砺心志,做到内心充盈,无愧于心,乐观向上,豁达包容,得意与失意时都能坦然处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青春的烦恼,希望我们都能多读历史,学会用宏观的视角,历史的尺度思考问题,“风物长宜放眼量”,你们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今天,我看到很多同学Dream•Conviction•Love 的雕塑前合照。我也衷心地希望你们在前行的路上心中有梦,信念坚定,让生活充满爱。这种爱不仅是父母、夫妻、师长、同学、朋友之爱,更是对弱者的爱怜、对美德的爱惜、对他人的关爱和仁爱,乃至对人类和自然之爱。心中有大爱,才会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惟愿你们找到自己幸福的要素,走向生命的豁达与澄澈。
同学们,你们是见证历史的一代,也必将是创造历史的一代。祝你们都能在奋斗之路上做最真实、最美好的自己,前程似锦,一帆风顺,诠释世界,成就未来!
谢谢大家!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梁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