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怎么看待“高温情绪” ——高温之困引出的思考(一)

24.04.2015  09:47


      访谈嘉宾:范志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纾解情绪需要对接现实,正视和解决社会问题,也要跳出单纯的利益导向思维,用更多元的思维,及时解疑释惑、回应关切

      重要的解压机制有几种:一是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机制;二是促进社会共同体建设;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放评论:刚刚过去的立秋,上海中心城区最高温度达40.8℃,成为140年来最热的一天。这两天,全国很多地方都处于高温之中。这被老百姓戏称作“烧烤天”。而随着高温持续,一些人有小事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一些人埋怨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还有少数人,做出暴力行为。今天,高温正成为一个怎样的社会管理问题?

      范志海:“高温情绪”是一个由自然因素和群体心理组成的复合词。气候属于新兴社会管理问题。一定程度上说,气候问题是经济发展的衍生物,近些年它之所以引起国内公众关注,和发展方式中的一些问题及公共服务应对存在薄弱环节有关。一般而言,传统社会管理问题包括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等,而气候、网络社会治理等属于非传统型问题,而当前高温引发的纳凉、菜价等讨论,以及去年冬天“南方该不该供暖”等话题,某种程度上都与天气有关。气候问题讨论的空间很大,并往往能延伸出生活方式、健康、心态、社会公正等具有显著公共性的社会话题,因此也给社会管理增加了新难度。

      解放评论:当前一种值得注意的社会心态就是“怨气”。有人总结了这样几个“怨”:怨风气不正、流弊盛行,抱怨好人难寻;怨社会不公,贫富不均,抱怨投错了胎;怨无爹可拼,孩子无为,抱怨独木难支。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不满意的事却越来越多,社会怨气却增加了?

      范志海:这与公众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有关。当前,我国民众的心理需求正在经历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递进过程,呈现出由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的趋向。

      生活水平提高代表着物质需求可以得到更多满足,但当人们的归属感、尊重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增加时,相应的公共服务和满足渠道还没有跟上。如果说生理需求、物质需求是实体性的,情绪情感则相对是非实体性。但当这种个体的情绪病逐渐蔓延和发酵成为社会性的情绪病,并遇到一个燃点,就会快速引爆或释放,对实体社会造成一个真实的反作用。而今天新媒体又大大增加了这种情绪蔓延的速度和广度,体现出社会的放大效应。这也是为什么说“高温情绪”值得重视的重要原因。

      表面看,怨气产生与现存的一些社会不公正现象有关联。但更深层的背景是转型社会的高流动性、高风险性、高分化性。转型意味着变化,而变就会带来不适应。既要看到转型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主题,很多问题是这个主题下的衍生性问题;也必须对这些衍生性问题高度重视,以新思维、新理念、新方式创造性解决问题,而寄望于停止转型来减少问题是走不通的。

      解放评论:怎么理解“新思维”?

      范志海:“新思维”的核心,是要纠正那种过于强调利益、权利和抗争之间直线关系的做法,而要看到当下社会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动因与机制。纾解情绪需要对接现实,正视和解决社会问题,也要跳出单纯的利益导向思维,用更多元的思维,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

      与新思维对应的是新方法。传统的社会管理办法,有经济的办法、行政的办法,现在更强调法律的办法。但当我们把社会情绪和心态界定为一种社会问题时,还应当更多地思考怎么用社会的办法去解决。这与此前所说的需求结构的变化也相吻合。

      解放评论:如何建立健全社会情绪的机制化“解压阀”?

      范志海:媒体监督就是一种现代的社会情绪解压装置。在我国,微博等新媒体也开始承接这种功能,这是积极的一面。但网络的匿名性也常常导致非理性化、无序化,甚至有时将“减压”变为“爆炸”。所以,谈机制时,既要着眼于制度创新,也要注重已有制度的完善。

      重要的解压机制有几种:一是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机制。如有些地方政府开通电视问政、开辟直接面对网民的栏目等,主动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二是促进社会共同体建设。家庭、邻里、社区、社会组织等,是化解小的怨气的第一道屏障。要改变人们一有不满,就指责政府,或去找互联网。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可以让最穷困的人有基本的照顾,是消除社会怨气和戾气的托底机制。当经济和社会协同进步,就会形成一个“两条腿”走路的社会,一个更加健全持续和稳定的社会,一个怨气更少的社会。

 

      原文来源:《解放日报》  2013-08-09 | 作者:李小佳 范志海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3-08/09/content_1073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