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装着患者,所以一直往前冲
31.08.2016 13:09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华克勤在看门诊(洪新 摄)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是一个“爱给自己找麻烦”的妇产科医生———大牌医生都可以“一招鲜,吃遍天”,病人不断,名声稳当,她却不这样,不仅领衔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多个第一”,是妇科“多面手”,且还在不断挑战高难度,在手术术式、材料应用等方面手握多个创新发明,并成功转化到临床。
医学创新不易,人命关天,熟悉华克勤的人清楚,她当然有压力,但她心里装着患者,所以一直往前冲!近日,华克勤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治病和救人,有时是两码事
这是一个华克勤至今难忘的病例。2013年7月7日零点12分,女婴的哭声响彻手术室,华克勤长舒一口气,这个病例得到了最好的结局。
这年3月,沉浸在中孕期兴奋中的陈静 (化名) 因阴道流血就诊,一纸“中期妊娠合并宫颈浸润性粘液腺癌”的诊断,击碎了这个25岁女性的生活。
陈静走访了多家医院,意见一致:立即终止妊娠,切除子宫。抱着一丝希望,她找到华克勤。
病人要立即切除肿瘤,否则将威胁生命,华克勤很清楚这点,但看着病人渴望孩子的眼神,华克勤开始想另一种可能性:能不能既保留胎儿,又切除肿瘤?
文献告诉她,国际上仅有少量在开腹或经阴道完成的宫颈广泛切除术,但活产率很低。对这个中孕期的宫颈癌患者,风险更大,没有人做过!
华克勤与妇科刘惜时主任缜密考虑后认为:一切,并非不可能。
3月21日,手术开始了。华克勤团队小心翼翼地扫淋巴、打“隧道”、分离子宫动脉……时钟走过7小时,手术成功了,肿瘤切除,胎儿也保住了。
术后,医生们给陈静定制化疗方案,一路保胎,直到7月7日凌晨,孕34.1周的她产下女婴,并在剖宫产术后接受宫体切除术。
这是世界首例“中孕期腹腔镜保留子宫宫颈广泛切除术”,改写了以往中孕期宫颈癌患者需要终止妊娠、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的历史。
近年,华克勤在国际、国内领先的创新不少,每个病例背后不乏惊心动魄的故事。华克勤说,30年从医的经历提醒她思考:当医生,到底是治病,还是去救人? 很多时候,这不是一码事。“治病,一刀切掉子宫就行了。救人,你得考虑没子宫、没孩子,患者的家庭、人生就此不同了。”华克勤说。
创新,一定是解决重要临床问题
今年8月,记者观摩了华克勤的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70多岁,宫颈癌。华克勤切除肿瘤病灶时,仔细地保留盆底神经功能。这是华克勤的“看家本领”———保留神经宫颈癌广泛切除手术。
多年前,宫颈癌病人手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得依靠导尿管。是什么导致这类手术后的病人尿失禁? 华克勤和学生讨论、查文献,他们发现日本人考虑这或许与神经有关。
原来,医生单单追求肿瘤治愈率,在切肿瘤的同时,把支配膀胱的神经也一起切了———肿瘤是切干净了,可患者今后的“导尿管人生”着实痛苦。
华克勤开始研究支配膀胱的神经,并从2004年起,开展保留神经的宫颈癌广泛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延长了,因为她要一点点小心剥离、保留神经;风险也升级了,但患者获得了最大收益。如今,60%的此类患者术后可提前拔除导尿管。
看华克勤的一系列创新,会发现一个共同点:所有创新都在回应临床难题,并通过学术文章让创新被国内外同行认可,进而改变其他医生的行为。
因为这样,论文不再停留在纸上,创新能造福大多数患者。
不断自我颠覆,源于对患者最深的爱
华克勤的门诊中有不少10岁左右的孩子,因为月经没来,一检查发现,先天性无阴道、无宫颈。华克勤的另一个临床强项就是妇科整形修复。
“这种病人不少的,她们今后婚育怎么办?!”看着孩子,华克勤着急,这个妇科教授周末会跑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不是去讲课,而是去听课,去跟整形外科医生探讨如何把女性生殖道修复做得更好。
从最初的皮瓣,到乙状结肠、腹膜,以及如今的生物网片材料,华克勤不断探索阴道代替材料,所有新手术都是她先做的。
助手易晓芳说,华克勤还是“发明达人”,自己画图纸,联系工厂生产新的手术器械和治疗产品,手握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比如,妇科手术软性阴道模具。传统治疗生殖道畸形使用的是木制模具,但当有病人说,木头弹性差,放置时有疼痛感,不能坚持放置时,华克勤拿着木制模具想了很久,“用什么替代品能让病人的体验更好?”华克勤想到了硅胶。她立即联系厂家,很快,硅胶模具问世了,患者反馈很好。
如今,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国内很普遍,它的开展与华克勤也有关,而她,最初尝试就是为了一个朴素的目的:给患者省钱。
此前,单孔腹腔镜手术需要单孔器,用一次就是近8000元,全自费。
能否不用单孔器? 有一次,外国专家来做手术演示,华克勤交代学生张旭垠去观摩。“日本人竟不利用任何辅助器械,把皮肤划开,推开脂肪,利用筋膜层的硬度做一个小平台,代替了单孔器。”张旭垠兴奋地向华克勤汇报,他没料到,华克勤就听了一遍,下午带着他就做了一个这样的手术,成功了!
华克勤无疑是医学高手,临床、科研四面开花,勇于开创新局面。她总说,如果没有一次次挑战不可能,手术没了进步,人类也不会一点点开拓新的禁区。而在旁人看来,她的一次次自我颠覆,源自对患者最深的爱。(记者 唐闻佳) 【来源】文汇报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31.08.2016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