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10月底前或将新开放10处公园古建院落
昨日,陶然亭慈悲庵开放,游客在游览。
在游人如织的各大公园里,隐藏着一批不为外人所知的古代建筑,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没有对游客开放。今年10月底前,陶然亭、北海、颐和园、香山等公园将开放10处古建院落,配以相应展览供游客参观。这也是历年来市属公园开放古建力度最大的一次。
记者探访发现,曾经作为北京红十字会办公地的陶然亭水榭,现在正在布置展陈,年内对公众开放。
在北京市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中,位列第26件的是,扩大市属公园对外开放面积,新增文物古建开放院落10处6000平方米,并面向市民免费开放颐和园益寿堂历史文化展、北京动物园畅观楼园史展等10个历史文化主题展览展陈馆。
据了解,近期开放的古建包括陶然亭公园慈悲庵、云绘楼·清音阁、水榭,北海公园碧海楼,颐和园益寿堂,香山公园致远斋、韵琴斋,北京动物园畅观楼,景山公园绮望楼等。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表示,首次开放的这批堂、亭、楼、榭、阁等多形式的园内古建,将会增加景区院落的开放空间,给游客提供更多游览场所及游园活动,这些古建都将用于展陈,古建中新开办的展览将注重场景再现和复原体验。
这些新开放的古建,除了进行必要修缮外,还安装了监控、消防等设施,并配备讲解、安保人员,设定了最大客流量。以陶然亭公园昨天开放的慈悲庵为例,其瞬时最大人流量确定为950人,庵内达到这一人数后将只出不进。
亮点
1 陶然亭慈悲庵
恢复康熙时样貌展出“红色梦”
【回顾】建于元代,内有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等建筑,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建造了陶然亭。现在的陶然亭公园就是以此得名。
在维护“旧貌”的前提下,今年开放的10处古建多经过大规模修缮。其中,陶然亭公园慈悲庵经近两年修缮,于昨天正式对游客开放。
“文革”期间,“慈悲庵”曾被野蛮拆除。1978年开始复建。新京报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在复建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且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复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现代材料,严重影响了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与文物修缮原则严重相悖;此后30多年间一直未进行系统修缮,建筑诸多位置发生病害。
据陶然亭公园基建科科长郝刚云介绍,上世纪70年代的复建,地面做成了水泥地,而不是原有方砖铺地,墙围也做成了机砖墙,而不是原有样貌。而此次修缮,尊重了历史真实,对于有充分依据的建筑按照历史照片、文字描述的形制恢复,对于无依据的建筑则维持现状格局,不进行较大拆改,待今后充实资料后再进行彻底修缮。
修缮中,拆除现有水泥地面,恢复方砖地面;依照历史照片,按原样恢复墙体,现有大木构件保留,修补破损构件;重做油饰,按照传统工艺做苏式彩画。
建筑石料选用传统的青白石料,断裂处用环氧树脂粘贴,尽量保留原物,风化的阶条石用环氧树脂修补,缺少的石条用青白石按照原制制作。
由于彩画破损严重,此次修缮中重做油饰彩画,旧有画作拍下照片后去除,重新进行彩画,彩画内容严格按照旧有彩画规制。
重新对游客开放的慈悲庵,建筑古朴精巧,苏式彩画精美,地面青砖铺地。据介绍,此次修缮后,慈悲庵基本恢复了其康熙时期的样貌。
慈悲庵内正在展出《红色梦—慈悲庵革命事迹展》,其中一间房屋中是会议室模样,展出一段革命往事。1920年8月16日上午,在李大钊帮助和联络下,觉悟社、少年中国学会、曙光社、人道社和北京工读互助团五个进步学社的23名代表,来到慈悲庵的北配殿里进行了一次秘密的联席会议。李大钊、邓颖超、周恩来、邓中夏等发言。
2 陶然亭水榭
红十字会已搬年内展出园史
【回顾】名旷怡楼,建于1975年9月,占地约500平米,当时陶然亭的标志性景观。水榭东西两头,配置山石、竹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作为歌舞厅、录像厅,成为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
1998年前后,北京红十字会搬进后,水榭就成了办公楼。记者昨天在陶然亭公园内看到,水榭坐落在湖东岸边,是一个游船形状的小楼,凭湖临水,绿荫环绕,环境幽美。虽然网上查询北京市红十字会的词条,其办公地点还显示在陶然亭公园内。但据陶然亭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红十字会已于几年前搬出,目前水榭内正在布展,将展出陶然亭园史,年内将对游客开放。
3 云绘楼·清音阁
长期未开放今年将布展
【回顾】云绘楼·清音阁原系乾隆时期的皇家园林建筑,位于中南海的南海东安半岛上。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亲自勘察地形后从中南海迁建到陶然亭。
据陶然亭公园管理处介绍,由于云绘楼·清音阁古建内部空间较小,一直未对外开放,今年将布展开放。
云绘楼,共三层,坐西面东。清音阁,共两层,坐南面北。双层游廊分别向东面、北面延伸,各连楼一座复式凉亭,这两个凉亭藐栋相连,又彼此独立而面向不同方向,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呈现出这组古建筑最明显的特征。
这座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巧建筑,雕塑彩绘全部保存原来的形式与装饰,精巧大方,别具风格,山水之间有亭、台、楼、阁的点缀。
4 香山致远斋和韵琴斋
英法联军焚毁8月1日重张
作为香山(静宜园)乾隆二十八景首景—勤政殿景区的致远斋、韵琴斋、听雪轩建筑群修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8月1日对游客开放。
致远斋建筑以原有基址布局、规模为基础,建筑形式延续清乾隆时期的形制,整体院落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本次开放后展览面积355平米。
致远斋依据陈设档案记载,对正殿、东侧书房和西侧房屋进行场景还原展示,复原清皇家办公、书房等样式,推出《香山自然与人文特色展》
韵琴斋展品包括乾隆皇帝御笔书法和手绘金莲花等。室内配条案,上铺宣纸,游客可体验书法及绘画。这里将推出《皇家雅集展》。
【回顾】致远斋建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是乾隆皇帝除勤政殿之外的重要办公场所,乾隆在此留有大量诗文记载理政事宜及重大历史事件,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韵琴斋得名取意泉声,泉似琴音、宛如趵突。乾隆皇帝曾进行瞻礼敬佛、祈雨观稼等皇家雅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