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海交大教授建议有效利用雨水 建设“海绵”城市
夏季台风裹挟大雨来袭,如何打破城市因雨而涝局面?在上海交通大学日前举行的“城市科学”文科创新论坛上,专家提出,通过城市生态建设将上海变成“海绵”城市,如海绵般吸放水分,最大程度避免出现内涝。
现有排水系统难以管控雨洪
上海平均年降雨量约1122毫米,中心城区43个排水系统的平均径流系数设计为0.63,但实际平均径流系数达0.7,实际值超过设计值11%。这意味着,现有排水系统还不足以应对雨水多发季节的丰富降水量。
“海绵”城市则能有效利用雨水。比如,传统人工化的雨水管理模式是快速排放,即雨水不经收集快速进入下水管道。这样,除水分蒸腾作用外,超过80%的雨水被排至江河湖海。而借助自然力的“海绵”城市,采用下渗减排法和集蓄利用法,可循环利用40%以上雨水。
“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比如,夏天雨水较多时,可利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蓄水池、雨水罐、湿塘、湿地等收集雨水。待到缺水时,再将水释放,用于浇灌等生态用途。
“暴雨重现期”设计值应提高
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车生泉透露,上海市区的“暴雨重现期”设计为1年,重要地区为3至5年。这一设计值偏小,意味着部分地区每年都可能重复出现涝情。其他雨水多发城市均设计为5年,重要地区更是高达20年乃至50年,这一经验值得借鉴。
既有排涝条件不足,上海要建成“海绵”城市则需师法自然、巧用人工。车生泉认为,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一,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包括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并留有足够调节水源流量、改善水质的防护林,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二,运用生态手段修复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其三,要坚持对城市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强度,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来源:《解放日报》 2015.07.12 第03版 综合·科教卫体
原文: 有效利用雨水 建设“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