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一天只用1度电 收集太阳能空调架将推广

13.07.2015  11:02

  徐强,1961年3月出生,上海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7月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徐强是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2009年入选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2012年获得“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科院集团”)总工程师徐强通过自身努力,攻克一个个难题,获得一项又一项专利,为上海的“绿色建筑”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他十分谦逊:“如果说有所成就,那都是我们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开发新太阳能集成系统

  上海的居住条件具有夏热冬冷、高温高湿,居民多间歇采用空调等特征,其建筑节能之路在全球都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针对这一难题,徐强带着团队跟踪调研及监测近100户居民的实际用能模式、调查数万户居民用电情况、监测近年气候变化情况,同时对现有节能技术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节能效果进行了实验分析,结合实际建筑图纸进行了海量的计算分析,最终提出了适合上海地区气候及居住条件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并在上海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广泛推广应用。

   城市要整体实现节能,既有的居住区怎么节能改造?

  “太阳能在一些多层建筑已得到有效利用。但高层建筑却受限于楼顶面积局限,不能大规模安装。

  徐强说,他们联合了上海建工、上海交大等单位通过4年的研究,开发了直膨式太阳热泵系统,太阳能的集热部件可以和居民家空调外机支架相结合,形成一个集成支架,甚至还可以做成阳台栏杆。

  今后,在高层建筑中,就可以安装这种新型太阳能系统。实验效果也表明,这比传统的太阳能系统效率更高,三口之家一天的用电量可以控制到1度左右,这一集成系统今后将在新建建筑和老建筑改建中推广。

   领衔上海建筑节能研究

  作为上海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行业专家和权威,徐强从“十一五”初期,就开始参与国家十大节能工程之一“建筑节能工程”的筹划工作。他负责和策划开展了上海市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市级示范实施方案、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方案,组织策划实施了上海市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项目,率先开展建筑用能定额制定方法研究。

  同时,他还负责编制了《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上海市“十二五”推广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其中他承担科技部十二五“上海气候适应型建筑节能围护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等重点课题,积极推广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节能运行和节能改造示范,为全面推进城市建筑节能减排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为百年东海大桥提供材料

  历经三年建设,我国第一座长距离跨海大桥——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2005年全线贯通。首次在外海建造的东海大桥,大胆提出“大桥使用寿命100年!

  然而,决定其“长命百岁”的重要一环之一竟然是非常普通的材料——混凝土。徐强是承担这一项目的首席咨询专家。“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项目。以前海岸工程使用寿命一般在20年到30年,要设计一座百年大桥,没有经验可寻。

  “百年大桥,主要的问题是保证桥梁钢筋不受海水侵蚀,而这需要混凝土保护层阻隔海水的侵蚀。”徐强认为。

  为研究出高强度、耐久性、抗腐蚀的高性能混凝土,徐强等人来到青岛的海滩实验室,把构件放在海滩进行暴露试验,观察其在海水中的各种表现,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采集一些数据,然后再出配方方案,并且根据实际不断优化方案。为了测试其强度,他还把构件放到海水里,派潜水员去观察其表现,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论证,他们最终得出了可以“坚持”百年的最佳混凝土配方。

   成立工作室带团队打硬仗

  2013年5月,建科院集团成立了首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徐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徐强带队成立了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专家工作小组,成员共9名,覆盖了暖通、制冷、材料、规划设计、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整个工作室的“老大”,他耐心细致的带教影响了团队每一个成员。工作室的邱喜兰说:“徐强总工对待年轻人格外关心,没有一丝领导架子。他会亲切地去了解新人的生活与工作情况;他能够在第二次见面就叫出新员工的名字;他一步步指导青年科技人员做课题、写论文,鼓励年轻人在学术上不断进步;他把好项目、好机会让给年轻人,自己甘做幕后英雄。

  在同事眼中,徐强这个身边的榜样总是以实际行动影响大家。几年前,崇明瀛东村改造项目中,他们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说服村民接受改造。

  当时大桥还没有通车,他们去崇明都是乘船。徐总工利用在船上的时间看专业书。这个细节深深感染了大家。从此,每次去崇明的客轮成为大家学习、交流专业知识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