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应对与展望: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中外学者高端对话活动
2020年11月26至28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2020“应对与展望: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Beyond Pandem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Education)中外学者高端对话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举行。
来自海内外的诸多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聚一堂,探讨疫情期间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教育应对举措、变革方式及实施效果,研判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的新形态与新机遇,探索教育的创新路径,加快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6日下午,此次高端对话活动从特邀专家圆桌会议开始。上外 党委书记姜锋 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 王立生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 周谷平 教授,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信息化研究处处长 叶小贝 等,共同围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上外合作成立的全球教育研究中心的建设,以及与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开展具体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27日开幕式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慧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信息化研究处处长叶小贝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李岩松校长 介绍了疫情期间上外师生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上外教育学科的办学历史。他表示,上外教育学科历来注重与世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而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进行这样一次中外学者对话,讨论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显得更加意义非凡。本次对话会聚焦教育的全球化,“一带一路”与文明对话,国际教育政策走向和未来发展,国际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等方面,共同分析疫情期间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教育应对举措、变革方式及实施效果等,研判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的新形态与新机遇,探索教育的创新路径,加快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些都是值得深刻探讨的话题。
叶小贝处长 首先强调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上外合作的意义与成果,同时作为会议主办方对参加会议的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也希望未来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 借助精通技术和教育业务的专家学者的共同智慧推动教育决策管理和治理的变革。
主旨发言环节,中外嘉宾聚焦教育全球化,“一带一路”与文明对话,国际教育政策走向和未来发展,国际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等方面,探讨疫情下全球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理事长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前公使衔参赞 岑建君 围绕“疫情影响下的国际教育政策走向和未来发展”主题,介绍了疫情背景下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走向。岑建君指出,中国目前亟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小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和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展望未来中国国际教育,他强调在引进优质国际教育生产资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制度开放与改革,尤其要继续深化网络教育和合作办学方面的制度改革,在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对外开放中,一方面继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负责人、上海市高校智库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 张民选教授 从“排他、成本”和“受益者、外溢”两个维度对“公共产品与国际公共产品”以及“国际教育公共产品”两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教育领域要积极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不仅要有理念也应该积极履行,让教育成为人类共同的利益,这就需要不断地合作与分享。他同时也介绍了中国以及上海在援助资金(如C-FIT援助非洲教育)、共享平台(如PISA和TALIS平台)、教育知识(如汉语国际教学)以及教学材料(如对上海中小学数学教材的翻译)四个方面所做出的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尝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 王立生 指出,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教育国际合作会变得更开放、包容,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和出国留学的基本国策不会变,而留学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方式可随机应变。中国正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外语院校在此中也承担起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他强调,应当以不变应万变,携手共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共同体。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 、 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教授 结合自己在“一带一路”沿线二十多个国家的观察经历以及一份对259位在华留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推进民生项目应坚持精耕细作原则、民众获得原则、生态底线原则以及人脉相通原则等。此外,她强调教育国际交流对于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具有重要意义,呼吁应当从更开放的思维来看待教育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旭东 基于自己多年的观察介绍了在全球化和抵御全球化、全球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等冲突的背景下,国际教育的保守主义倾向所产生的原因。此外,朱旭东教授还围绕美国STEM教育进行了多视角的阐释,并对中国发展STEM教育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我国要建构“学科+”科技教育体系的建议。
以色列布劳德工程学院校长Arie Maharshak 作了一场题为“我们如何迈向后疫情时代——以布劳德工程学院学院为例”( Our Steps Taken Nowadays towards the Post-epidemic Era-Taking ORT Braude Academic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的主旨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布劳德工程学院的办学使命及院系分布,并从行业导向、研究导向、国际导向以及基本技能导向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阐释。
PISA测试之父、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Andreas Schleicher 在题为“培养面向未来而非过去的学习者”的主旨报告中提出,学校教育应该以未来需求为导向。Andreas基于多项研究数据展示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包括学习时间并不等同于学习结果、教育的数字化趋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复杂数据信息的数字能力差异、知识和技能对教学法的影响以及各国在校学生的认知适应能力差异等。
香港大学 教育学院首席教授 、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主席程介明教授 在题为“教育国际化与文化互动”的主旨发言中阐述了文化作为一种生活形态、民族文化时的定义、特点和层次。他将东方社会比作“筷子社会”,从择业、班级、问题回答以及PISA测试中社会成就表现多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 许美德 在题为“比较教育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的主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对于比较教育和文明互动的理解,重点强调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在她看来,西方文明应该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东方文明,指出历史上各国会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各自国家教育的发展,并认为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值得推崇。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教育政策助理教授 刘璟 博士 在题为“疫情期间线下停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预测研究”( Projecting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School Closure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的汇报中,呈现了暑期、恶劣天气导致的停校以及学生旷课等因素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性,并基于此预测了疫情期间停课三个月对学生考试成绩、教育公平的影响。根据这些预测,学生在2020年秋季回归后,将仅获得其典型学年阅读学习成绩的63-68%,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收益仅为37-50%。此外,刘璟认为在COVID-19学校关闭期间学生学业失利的现象并不普遍,水平在前三分之一的学生可能会更有收获,建议复学后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如何支持学业落后的学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窦心浩教授 在题为“疫情后东亚地区留学生交流的愿望——以中日两国为例”的主旨发言中,首先介绍了推动留学的主要动力,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流动,留学的类型以及中日以往出台的留学计划和政策。随后,窦教授基于大量数据对中国学生赴日留学状况以及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状况进行了详细梳理。此外还对疫情对留学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疫情后的中日留学生交流进行了展望。
在题为“疫情期间各国在线教育研究”的主旨发言中,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慧教授 首先分析了疫情期间全球教育的现状,并指出了全球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学校教学普遍遭受影响、教师缺乏支持和培训、教育中的机会差距加大、在线教育形式问题、学生学习时间减少、在线教育有效性等。之后,金教授对疫情期间各国与机构的在线教学相关举措进行了汇总,主要包括在线教学资源开发、在线教学资金和设施建设、在线教学教育公平保障、在线教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线职业教育和教师培训以及在线教学优质实践案例分享等多个方面。最后,金教授还对疫情期间各国及各组织的在线教学建议进行了汇总,重点提及了针对数字教育、在线教学、弹性教学的各项建议。最后阐述了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师生在线教与学的资源开发继续增长、在线教学策略的提升、开放课程共享更加普及,跨国跨界合作日益加强以及对数字公平的深入理解和行动。
在28日下午的青年学者对话中, 《世界教育信息》杂志主编 张力玮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会花 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多名教师—— 董丽丽、赵海燕、倪良涛、许江媛、Benjamin H. Nam、江小华 和 曾家延 等学者一起参与了对话与分享。张力玮主编重点介绍了《世界教育信息》的办刊历史、使命、读者定位、出版成果、学术活动以及合作机构等,并分享了2021年的杂志重点选题,最后分析了中国教育发展视角下国家与比较教育的功能。董丽丽以欧盟为例,从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欧盟公民数字能力发展两方面分析了疫情后欧盟数字技术的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和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赵海燕基于自身经历,探讨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发展,提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弊端和优势以及自己的研究课题;倪良涛基于欧盟《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0-2027年)》提出的教师数字技能培养,提出了对我国教师数字技能培养的启示,强调应推动教师数字素养可持续发展、教育者信息伦理意识、创造安全信息环境等;王会花分析了“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疫情期间的教育政策,包括两次疫情爆发后四国不同现状、分别出台的不同政策、不同政策背后的内外部原因等,最后借助四国政策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许江媛基于TPACK核心要素和特征介绍了TPACK教学能力的内涵,并分析了疫情期间教师进行在线教学的不足,最后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提升高校英语教师TPACK教学能力的措施和策略;Benjamin H. Nam分享了自己一项采用自传式民族志对“疫情下教师教学经历”的研究,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数据搜集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民族志研究过程;江小华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个案研究,从态度、心理、数字能力和教学法等方面分析了大学外语教师从传统课堂到在线教学的转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应对策略;曾家延对疫情期间中国英语学习者课堂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关系进行了大样本调查,从英语学习者现状、研究问题、大样本调查研究方法、量表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该研究。
上外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田小勇主持了会议闭幕式。他表示,希望能够借此会议发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科专长与多语种特色,凝心聚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度沟通交流,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携手共赢,应对全球危机。
上外教育学学科成立于2011年,由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等组成,聚焦区域国别教育比较和技术赋能的多语教育教学研究等多个方向。2019年,为了更好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加强全球教育治理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学校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成立了全球教育研究中心。中心依托上外多语种人才储备和区域国别研究实力,重点研究学习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发展动态,了解各国教育的新机制、新技术与新趋势。希望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发现共性与差异、探索各国教育优势与经验,从而促进本国教育改革,也向世界分享中国的教育经验和做法。
【媒体报道链接】:
科学网: 中外学者共议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
央广网: “应对与展望: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中外学者高端对话活动在沪举行
中国新闻网: 中外学者在沪共论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
上观新闻: 疫情时代,全球教育变数在哪儿?如何选择出国留学?
中国日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应对与展望: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中外学者高端对话活动
初审 / 编校 / 杨静宁 责任编辑 / 钱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