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勇担当 边陲小城播种希望——记数学学院2019年“圆梦连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自2014年以来,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圆梦连心”志愿团队每年暑假组织志愿者前往云南省孟连县开展暑期爱心支教活动。孟连全称是孟连傣族佤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
7月15日至26日,2019年“圆梦连心”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云南省孟连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爱心支教活动,两周的时间内,志愿者们开展系列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创造力大爆炸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增长见识,树立文化自信,开拓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也希望通过此次支教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有动力走出大山,领略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支教团同时还完成以“建国七十周年中的边境教育变迁”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亲身感悟变迁,了解边境教育现状。志愿者们在实际调研和教学实践中身心得到成长,对于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自己的到来能在孩子们的心上种下勇敢逐梦的种子,让孩子们有动力走出大山,去拥抱绚丽多姿的世界,去充实自己更好建设家乡。经过两周支教生活,志愿者们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立志为祖国各项事业的建设积极准备,提升自我,贡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们为孟连一中的孩子们开设了丰富的课程。李晓萌带来了拓宽眼界的《“一带一路”放眼世界》课程;刘宛欣教授培养大家艺术鉴赏能力的《创意绘画》课程;孟庆昕的《人工智能》课程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薛镇东的《体能锻炼》课和邓皓云的《拉丁舞》课程更好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益于素质拓展;薛镇东的另一门《生理健康》课教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保护自己;还有杨璐菡教授的《外国文学》与顾佳贇讲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带领同学们徜徉在文学的海洋,感受中外文化的碰撞。
其中《“一带一路”放眼世界》课程的课堂氛围最为热烈,此课程通过航拍中国纪录片的形式展开,老师为同学们从三个角度介绍其他几个大城市。展现了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课程中李老师结合“一带一路”相关知识给同学们介绍了新疆,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角度介绍了海南,从未出过省的孩子们被记录片中的戈壁、沙漠、沙滩、大海牢牢吸引,并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地理和语文知识积极发言,同学们对祖国七十年内取得的辉煌成就惊叹不已,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纷纷说出自己对大山外面世界的想象与向往。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之“挑战”中国结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极大喜爱,大家热情高涨。从最初拿到红绳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红绳在一双双小手上灵活缠绕、翻转、穿梭,最终所有人都制作出了精致漂亮的吉祥结和盘长结。虽然过程中孩子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所有志愿者们的悉心指导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下,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每个同学都完成了这节课的小小挑战。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精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支教团举办了优秀传统文化剧展演活动,全班同学一共分成六组,分别出演了文成公主入藏、三打白骨精、完璧归赵、烽火戏诸侯、负荆请罪、荆轲刺秦王等经典剧目,在此次展演中,孩子们热情十足,积极自发排练,自己制作服装、精心准备道具,最后呈现出的话剧效果非常震撼。在文化剧的排练和展演中,孩子们被优秀文化所浸染,塑造了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形成了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此次支教中,支教团还为孩子们捐献了国学经典、诗词美文等百余本青少年必读图书,志愿者们在每本图书扉页上都留下了鼓励孩子们的话,寄予了对孩子们的厚望,祝愿孩子们都能够志在云天,希望他们在边境这样仍然相对严峻的环境里都能成长成为光明磊落,正直的人,志愿者们还组织了经典诵读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在朗朗书声中体味民族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明白青年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收到书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纷纷表示了感谢,志愿者们也为推动边境教育做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努力感到自豪。
支教期间,支教团成员们还围绕建国七十周年边境教育变迁的主题进行了走访调研活动。支教团成员们走入农户家中,亲切交流,了解当地学生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想法,倾听家长上学时的往事,感受近年来教育教学所发生的重大变化。2018年恰逢孟连一中建校60周年,支教团参观了孟连一中校史馆,跟随照片、介绍等回顾孟连一中60年来的办学经历,之后还有幸与校长会面,校长以自身丰富的从教经验向大家介绍了近几十年云南边境校舍、教育理念、课程安排的变化,也提出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比如辍学、师资流动大以及教学设施完备但是教育水平仍处于下游的困境等等,支教团成员进一步向校长了解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大家还就“如何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下保障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支教团与校长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为促进边疆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作用。
为了让孩子们产生“走出去”的想法,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支教团举办了“创造力大爆炸”活动,先让孩子们发挥自己最多的想象力构想未来,诉说理想。又将孩子们分组,在组内讨论并设计出一个“智能垃圾桶”、以及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工具搭建一个又高又坚固的模型。孩子们一开始表现得很害羞,不愿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在志愿者们循循善诱、积极开导下,孩子们越发活泼,最后所有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了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
支教的最后一天,支教团举办了结业展演,孩子们展示了拉丁舞课上所学的舞蹈,与志愿者们搭档跳了华尔兹,热烈的佤族舞、柔美的傣族舞跳进了志愿者们的心中,孩子们真挚的歌声诉说大家相遇的故事,热情的拉祜族舞步感染大家,两周支教结束,但是关于爱与梦的故事仍在继续。最后一天下午孩子们的一个个拥抱和一声声“老师辛苦了”让志愿者们觉得这个夏天意义非常。
回顾两周的支教活动,队员孟庆昕感慨道:圆梦连心,为爱而行。最后一次走在返回住所的小路上,留恋涌上心头。在我最初的几次课上,小朋友们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名词好奇却又懵懂,课堂互动难以进行。通过不断思考课程设置,调整课堂设计,终于调动起了每一位小朋友的能动性。当他们将学到的前沿技术融合到自己所设计的“智能垃圾桶”上,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是此行的真正意义。
(供稿、供图:杨璐菡(学)、刘晓寒编审:王雅静收稿日期:2019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