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整版]那个年代的大学,排剧踢球是时尚生活[图]
那个年代的大学,排剧踢球是时尚生活
胡端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交通大学这样的理工科学校,校园生活总是僵硬、呆板、无趣。甚至这种刻板印象,自民国时期起就在人们心目中形成。1947年出版的 《交大指南》中就说:“在人们的想象中,交大一定是一个严肃得可怕的工程学府,尊严博学的教授,挟着厚厚的洋书,学生戴着深度的近视眼镜,除了dy,dx之外,不再对任何事物发生兴趣。私生活方面,刻板、淡漠,毫无生气。”
事实上,这是一种认知上的歧误。历史上的交通大学虽然理工氛围浓郁,但是学生的文化、体育活动却是学校的传统,充满了人文气息和激情。不少文体活动或卓然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或弘扬国粹,具有“强国强种”的意义,或极具特色而声名远播。
足球联赛颇极一时之盛
1843年上海开埠后,近代竞技体育项目开始传入,教会学校得风气之先,跑步、跳远、球类运动率先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其中,足球运动尤受学生欢迎。早在1895年,圣约翰书院就成立了上海第一支足球队,成为沪上的时尚体育运动。
1901年,南洋公学也组织了足球队并在与圣约翰足球队的对抗中逐渐崭露头角。第二年,南洋公学就与圣约翰书院举行了上海第一场足球赛,轰动沪上。起初,南洋公学接连败北。随后双方互有胜负,势均力敌,成为近代上海足坛双雄。至辛亥革命前,南洋爱好足球运动的学生越来越多,足球部开始组建甲、乙两支球队,对外比赛中甲队对抗强者,乙队对付弱者。
其中,甲组足球队,人才济济,蜚声江南。队中的中锋唐容炳、中坚古荣彪、左右翼陆品琳、席德懋,守门张椿龄,堪称校中“五虎上将”,闻名遐迩。每年必与圣约翰足球队来往交战各一次,竞争之激烈,“不亚于美国之哈佛与耶鲁,英国之牛津与剑桥也。”故而,每当两校争霸赛开幕时,江浙一带的球迷常常扶老携幼,纷至沓来。沿沪杭、沪宁铁路一带,甚至还有特地乘火车远道跋涉来沪,一饱眼福,颇极一时之盛。
当时学生留有发辫,为免得在踢球奔逐时带来不便,上场时将辫子盘在头顶上。因为剧烈奔跑,辫子散开,一时半刻又盘不好,只得拖着辫子迎风乱舞。彼此抢球时,散开的辫子不巧甩着对方队员的面目,以致对方队员只得停下来揉眼睛,而此时球早已被人抢走。因此当时有观众评说:“应该将辫子甩着对方列为罚球,否则太不公平合理了。”
进入民国以后,当时的交大校长唐文治非常热心于足球,认为足球运动能养成奋发向上的意志和尚武精神,故每逢球队出征劲敌,唐文治会致词鼓励,带着学生一起誓师督战。如果球队获胜而归,当晚就在大礼堂集会庆贺;若不幸失败而返,当晚仍须在大礼堂集合,唐文治则亲自到会,勉励检讨。若败于圣约翰之手,唐校长有时甚至会声泪俱下,认为这是中华败于外洋的象征性耻辱,非雪耻决不罢休。这无不激励队员及全校师生始终保持战无不胜的斗志,使交大出现了延续多年的“足球热”。
传统武术也备受推崇
技击,即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交大的技击运动始于1910年,是我国开展技击运动最早的学校。
1910年春,一位外籍教师在试验机器机车时,轮转如飞。这时,附中学生向绍洪以臂一挡,车轮立即停止,一时间惊动校内外。后校长唐文治得知其力量源于精熟南拳,于是聘向绍洪担任技击教练,带领数十人练习,这是学校有组织的技击运动的开端。
唐文治对于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技击一向推崇备至,尤其是鉴于日俄战争中日军深谙击刺之术,在血肉互搏中打败强俄,遂于1912年在校内成立技击部,以“发扬国粹,强健身体”。参加技击部队员的学生,以附中学生为主,也有少数附小、专科学生。教学步骤一般分基本功、动作、实战三步,练习内容有南拳、北拳及其各类冷兵器。
民国之后,参加技击运动的学生越来越多,唐文治决意扩展,另延请武术界名流来校掌教,聘请上海精武体育会著名拳师刘振声、张富有、赵连和、刘震南等先后来校担任拳术教练。刘振声等皆是武术大师霍元甲的高足,武艺精湛,精于北拳。尤其是刘震南,在唐文治及后来主校者的礼遇下,长期担任技击部教练,自1914年直至1930年,任职长达十数年之久。
开汉语演剧之新风
晚清之际,西风东渐,在沪的西方教会学校与外侨业余演出外语话剧之风悄然兴起。1896年或更早些,圣约翰书院首次用英语演出莎士比亚名著 《威尼斯商人》。1898年演出 《官场丑史》,虽然剧情一般,舞台布置也很简陋,但朴实逼真的演出颇受观众喜爱。这股学校演剧之风,很快被其他学校效仿。
1899年8月23日,时为南洋公学师范生的吴稚晖在日记中曾有“(学生) 纷纷聚戏”的记载,说明学生表演戏剧已在校内开始风行,但剧种剧目、表演情形均不详。1901年1月16日,连续三天的冬季大考完毕,有人提议演新剧,学生响应热烈,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连演四天。首日,中院二班学生排演了某位教员所编反映戊戌变法题材的时事剧《戊戌政变纪事》。在课堂演出时,师生踊跃前来观看,观剧者都预购蜡烛,照得室内通明,场内反应热烈。次日改编小说 《经国美谈》 上演。第三天仍然继续搬演该剧。第四天演出时事新剧 《义和团》,剧本系某位教习编写。
此后,演剧活动受到师生的喜欢,自编自演新剧目不断上演。1901年下半年公学上演 《黄天霸》,多才多艺的特班生李叔同在剧中任主角。1902年下半年发生“墨水瓶事件”,很多热心演剧者退学,演剧活动有所减少。到1903年又兴起演剧热潮。
南洋公学的学生演剧之风很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师生中精于音律者不乏其人,近代音乐教育史中享有盛名的沈心工、李叔同当时都在南洋公学,他们或谱写校歌院歌、参与编剧,或登台表演,都是学校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
1914年冬,南洋公学赴武汉足球队员(前排坐者)与武汉校友合影
民国初年的校棒球队
交通大学“北京师大附中同学会”的成员合影,摄于1930年。左起站立者第三人为钱学森
1922年,交通大学技击部成员合影(右前一为陆定一)
当时,大学生翻译论文筹钱创业办杂志
学生组织和社团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与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1906年开始,在校长唐文治“集会养成办事之才干”理念的提倡和支持下,交通大学陆续出现了一些学术类、文体类的学生社团组织。如国文研究会、工程学会、南洋军乐队等。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直到1930年代,随着自由民主思想与独立自治精神在学生界的传播与普及,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学生社团组织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在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中,最能体现民国时期交大学生以“科学救国、实业救国”为己任的,莫过于“一社”以及其创办的专门从事科普的专业刊物 《科学大众》。
“一社”是交大学生在宿舍里面创办的组织,从翻译英文科技书籍开始到办杂志,联络有志青年切磋砥砺学问,从事科普宣传,出校后社员们携手合作,创办实业,一步步走上了“发展实业,改善民生”的道路。
1937年3月某晚,电机工程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沈家桢在宿舍里面忧于国事难以入眠。他起床对同室沈嘉英叹道:“中国这么大,还受日本的欺负,原因就是中国的国力不强。国力不强的原因是实业不强,实业不强的原因是技术不强。”他想组织一个团体把同学长久地联系在一起,在校能相互砥砺,出校能携手做事。“我想出了一个组织的名称,叫做建设事业励进社,宗旨就是八个字: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沈嘉英一听就说:“好极了。不过,这个名称太长了一些,不容易让人记住。”他沉思了一会儿说:“古人常说一心一德,孔夫子还有‘吾道一以贯之,的名言,我们成立这个组织,也是要一心一德做事,一以贯之坚持宗旨。再说,一字打头,登在电话本上的时候,别人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我们一社。我看就叫一社好了。”
两人非常兴奋,把同班同学魏重庆等人叫起来商议。一听说要成立一社,没有一个不赞成的,“建设事业励进社 (一社)”便宣告成立了。消息传开,先是电机工程学院的四年级学生纷纷加入,接着学院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加入进来,又发展到其他学院的学生,成为交大当时最有凝聚力的学生组织之一。
人多主意就多了起来,有要开办工厂的,有要修铁路的,有要建海港造轮船的,有要开发水力资源的……沈家桢认为,不能仅仅纸上谈兵,办工厂、修铁路、造轮船是大家日后的事业。比如,现在缺钱,那能不能想些办法搞到钱? 能否办个科学杂志,联络科技青年,向大众推广科学技术,帮助社会进步?
创办杂志的想法得到同学们的响应,决定开办三份科学普及性的杂志:《科学大众》、《大众医学》 和 《大众农业》,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大众发行。可如何筹集办刊经费? 同学徐明甫出了一个主意:合作翻译一部英文科技书籍,送交出版公司,赚取的稿费就可以当作开办费用。说干就干,5位英文程度较好的同学找来一本当时最新的无线电专著 《无线电原理及运用》,连夜翻译,两个星期就把中文书稿送进了开明书店,三个月后就出版了。当译者们把数百元的稿费领回学校时,社员们欢声雷动,热情高涨。
但是一合计,拿来的钱只够办一份杂志的费用。社员们于是决定先把《科学大众》 办起来,推选沈嘉英担任杂志经理,分派社员任编辑、校对、通讯等职务。所有的编辑、写稿都是义务的,谁也不支取编辑费、稿费。
数天之后,一份16开的科普杂志《科学大众》 问世了。首期就印了5000册,每册售价2角。社员们拿到上海的书店和街头书摊上销售,杂志很快售罄。
科普杂志的成功创办,使一社的名声不胫而走,成员从校内而校外,由上海而及国内外,最多时达到320人,全部是青年科技精英,社会上誉之为“青年专家团”。“王安电脑”公司的创始人王安、水利专家张光斗、工程院院士吴祖恺、唐山交通大学前校长唐振绪、国际航运巨子沈家桢、陈启元、台湾“行政院”前院长孙运璿等等,这些日后科技界、企业界、教育界、政界卓有成就的人物当年都是一社社员。
正当他们筹划下期 《科学大众》,计划出版其他两种杂志之时,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上海,印刷厂被烧,杂志出版无以为继,被迫停止。然而,这本凝聚着学子爱国之心的杂志,并没有因此消失。抗战胜利后,一社社员重聚上海,共谋 《科学大众》 复刊。《科学大众》 在1946年10月重新与读者见面,并于建国后由中国科协接办,成为科普类的重要杂志,至今仍然在南京出版。
交通大学入学考试试题选编
民国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规模较小,办学主体多元,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和大都市,又受制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因此,除了抗战时期部分年份实行统一招生或分区联考之外,各大学院校招考新生多由各校自行组织,独立办理。各大学別具一格、类型多样的招生考试,成为每年夏秋之际青年考生最受煎熬、知识阶层最为关注的文教活动之一。
交通大学在很多人心目中以工程、管理见长。看看历年交大的国文试题究竟考些啥吧?
总体来看,交通大学历来国文考题考量不大,结构稳定,大体分作文、翻译、常识三大类,后两者注重从整体上测验国学基本知识;难度大、分值高的也是作文,至少占总分40%以上;作文一般都有二题,任选一题,多为议论文题材。
民国十三年度 (1924年)
(任作一题)
(一)“集众思广众益”论
(二) 孟子论性善,杨子论性恶,荀子论性无善恶,韩非子论性有上中下三品,各有所见,究以何说为是,试详论之。
民国十四年度 (1925年)
(任作一题)
(一)“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说
(二)“明耻教战”论
民国十六年度 (1927年)
我辈青年有志救国,究应取何途径为上策,试各述所见。
民国十七年度 (1928年)
(一) 短论 (任择下列一题40分)
1.三民主义教育2.国防与外交
(二) 答下列诸问 (15分)
1.三代两汉文中著名书有几种?2.古文与六朝文之区別何在?
3.清代文学分几派,其领袖是谁?(三) 解说下列各题 (15分)
1.制艺术何无存在之价值,而诗歌具国粹之菁华?
2.引用经典,何以须明小学?3.语体文之优点何在?
(四) 释下列诸名词之定义 (30
分)传记志碑表序跋诗骚书
民国十九年度 (1930年)
(一) 作文 (任作一题)
1.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说
(注:见管子八观篇) (50)
2.我之求学经历 (35)
(二) 试以正确之字,填入下列
各条之空白中 (30)
1.建安七子者:一孔 ( ),二 ( )
粲,三徐 ( ),四陈 ( ),五 ( )
瑀,六 ( ) 玚,七刘 ( ),是也。
2.唐之文章凡三变:王 ( ),杨 (
),卢 ( ),骆 ( ) 为一变;燕 (
),许 ( ),为一变;韩 ( ),柳 (
),又一变也。
3.柳 ( ) 卿为北宋词家正宗。
4.北曲以董解元之 ( ) 为始,南
曲以高明之 ( ) 为始。
5.侯 ( ),魏 ( ),汪 ( ),为清
初三大家。
6.明崇禎初年,上海人徐光启与意
大利利玛窦共译 ( ) 是为中文翻译
西书之始。
7.意大利人 ( ) 仕于元廷,著游
记盛称中国文化之盛,是为欧人著书
记中国事之始。
8.姚鼐开 ( ) 派,恽敬开 ( ) 派。
民国二十二年度 (1933年)
工程学院、科学学院甲、作文 (选作一题)
(一) 吾国在周以前甚注重工业
说
(二) 振兴工业与振兴农业二者孰重,抑有互进之关系,请试论之
乙、测验
注意:一、选答五题 二、须写楷书 三、第六题必须答
(一) 周礼分六官试举其名所忘者何官汉人以何书补之
(二) 释下列之文为语体
……
(三) 试略言文心雕龙作者事迹及书之內容
(四) 请举近代文学家六人并其所著书名
(五) 中国言科学最早之书为何书(六) 中国言工程最古之书为何书
民国二十六年度 (1937年)
注意:一、作文二题择作一题,须五百字以上
二、测验须全作;三、须用中国笔墨写楷体
甲、作文
(一) 管理学院
1.孔子言仁者不忧又言乐以忘忧,孟子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文正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试论其异同得失
2.释礼
(二) 工程及科学学院
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说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
乙、测验 (三院同)
1.孝经中庸是何人所作试举其首章数语
2.孟子荀子两家最相反之学说为何3.大学中庸所谓慎独如何好解释4.孔子谓吾道一以贯之何谓一贯
5.屈原何为而作离骚对于其后楚之亡于秦有无影响
6.孔门四科之文学与现代所言之文学其涵义同否
7.汉书艺文志儒家道家法家之中试举其最著名者各二三人
8.试举唐宋八大家之名字并各家代表作品一二篇之篇名
9.顾亭林先生何处人名字为何其最有名之格言为何
10.试自述平日修养之心得并参考书籍
民国三十一年度 (1942年 沪校)
理学院、管理学院一、作文
注意:一、选作一题;二、须写楷书;三、须三百字以上;四、自点句读
1.“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说
2.问吾国交通建设铁路汽车航空三者孰为最急
二、测验
注意:一、楷书 二、选答五题三、第六题必须答
(一) 译下文为语体
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则贤人勉焉。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无岩穴奇士之行而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贫也。
(二) 汉书艺文志列六艺为若干种,试举之
(三) 汉书艺文志列史记入何种(四) 试举建安七子姓名
(五) 唐代最著名诗人及文人,请各举四人,并举其所著书名
(六) 关于国文根底之书籍,曾读过几种? 请举其书名及作者姓名
民国三十四年度 (1945年 渝校)
第一次
一、作文 (任选一题)
1.诸葛亮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试诠释之
2.论国民大会
二、翻译 (试将下列节录吕氏春秋尊师一段译成语体文)
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
三、字句解释 (试将各组单字分别解释之)
1.忘 妄 2.孔 空 3.屈 曲 4.常尝 5.废 费
第二次
一、作文 (任作一题)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释义
2.论日本惨败之原因
二、翻译 (将下列一段节录荀子译成语体文)
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而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厉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故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能以次之
三、释字 (将下列各组单字分别解释之)
(1) 析 拆 (2) 宵 霄 (3) 侯候 (4) 靡 糜 (5) 朿 束
民国三十五年度 (1946年)
一.作文
1.孟子曰:“民无恒产,因无恒心”释义
2.黄浦江边
(以上两题得选作一题)二.翻译
试将下列杜甫作登高诗一首译成语体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辨字
试将下列各字之解释分别说明之1.荠 霁 2.擘 掣 3.劢 励4.恰 洽 5.税 棁
来源:《文汇报》 2016.04.08 第7版 文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