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创新举措促进高层次人才培育

16.10.2014  23:24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骨干,逐步建设一支学术水平居国内前列,能承担起创世界一流重任的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关键性工作,而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开拓性,紧密结合国家和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对接国家重大专项,把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作为学院建设的一项长期事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学院逐渐聚集了一批具有实力和潜力的高水平人才。五年来,学院新增院士3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千人计划学者13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各类人才计划百余名。50多名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机构等任职,国际学术交流活跃,提升了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学院在发挥好高端人才引领与集聚效应的同时,将培养造就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战略任务,着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形成了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在培育高层次人才中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明确管理职责,积极引进急需人才。学院是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主体,院长、书记及班子成员保证在管理中投入足够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积极承担起发掘、吸引、招募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管理职责,同时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指标纳入系所长的考核要求中;要求教授作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在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充当伯乐,积极寻求优秀人才,为学院推荐人才。

  依托团队,培养领军人才。机械动力学院立足自身的工科研究基础,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瞄准国家重大科研需求,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级大项目,形成科研大团队,现有3个教育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各创新团队在科研合作过程中不断培育学术骨干和领军人才,实行“老中青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团队里的青年教师选择相对固定的指导老师,传授老教师的研究经验和方法,并有意识地给青年教师更多的实践和锻炼机会,帮助优秀的青年教师顺利成长为团队的核心力量和接班人。

  发挥高层次人才晕轮效应,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学科与基地建设中,学院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方向追求“世界水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树立“国内地位”,在重点领域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发挥高层次人才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重点建设了航天航空制造、“两机”专项、核电技术与装备等若干优势学科领域和若干国家级重点基地,形成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兼备的科研实力,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与中海油、航天科技、中国商飞、上海电气等一批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拓展了实质性、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江苏、浙江、广西等省市建立战略合作,切实发挥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支撑作用。5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省部级一等奖12项。2012年,机械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持续排名第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上升一位名列第三,核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五,工业工程专业保持第二,2013年QS世界大学“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学科排名名列全球第16名。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2011年学院成功完成了国际化评估,评估专家认为,学院在过去5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前20-50名,部分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机械工程学科被列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列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

  完善服务,优化环境。为确保高层次人才来校后尽快适应学院环境,顺利投入工作,学院和系所确定专门人员,负责他们来校前期一段时间的各项协调工作,帮助其熟悉学院情况,使其尽快融入新环境。同时,积极为每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落实各类工作、生活保障条件,包括安排过渡住所和办公实验场地、家属安置和子女就学、配备研究助手等,并确保配套条件按时到位。机关各部门积极配合,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加强自身理论和专业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工作水平,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学院取得以下标志性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纳微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                        郑  平 等

  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尺度设计理论                                高  峰 等

  燃料设计理论及其控制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基础研究    黄  震 等

      吸附式制冷的吸附机理、循环构建及热设计理论            王如竹 等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太阳能空调与高效供热装置与应用                                    王如竹 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上海的工程应用              严隽琪 等

  多级离心压缩机气动设计技术与应用                                谷传纲 等

  个性化假体CAD/CAM技术与计算机辅助临床工程系          王成焘 等

  轿车覆盖件精益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林忠钦 等

  工业机器人作业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丁  汉 等

  高性能尾气净化器柔性制造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刘成良 等

  混合式脉冲转换涡轮增压系统研发及在四冲程大功率

  柴油机上的应用                                                                      顾宏中 等

  土壤作物信息采集与肥水精量实施关键技术及装备        刘成良 等

  复杂薄板产品装配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装备技术            林忠钦 等

  微通道管材与换热器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彭颖红 等

   主持的标志性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林忠钦      复杂装备的数字化设计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孟  光      复杂装备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王如竹      制冷空调系统与高效能源利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丁  汉      虚拟环境下智能4M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

  马红孺      凝聚态物性I: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

  黄  震      燃烧污染与排气净化

  高  峰      新机型,新机构

  林忠钦      机械制造—铝合金板冲压成型机理及实验研究

  王如竹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基于传热传质过程和吸附过程的吸附式制冷循环分析体系

  孟  光      转子动力学—超高速、超微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与控制

  朱向阳      机器人机械学—生物/机械接口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程  旭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嬗变系统器堆耦合的基础研究(外籍)

  吴慧英      基于无源和有源方式的集成微纳系统高效热质传递理论与技术

  彭志科      复杂机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频域辨识方法

  朱利民      数字化制造与数控加工技术

  吕兴才      内燃机燃烧与排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丁  汉        先进电子制造中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国家“973”计划项目

  首席科学家  林忠钦    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的基础科学问题

  首席科学家  程  旭    超临界水堆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首席科学家  华宏星    振动噪声机理研究

  首席科学家  朱向阳  人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生机电一体化科学基础

  首席科学家  高  峰    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的基础科学问题

  首席科学家  来新民    新一代超大型运载火箭薄壁结构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