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人员混岗职责模糊局面 上海率先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

21.04.2015  11:06

  司法人员与普通公务员基本相同的管理模式,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业内外:既不能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特点,不利于建设政治素养好、专业素质高的职业化司法队伍,也不利于把优秀人才留在司法一线。

  为了打破这种人员混岗、职责模糊的局面,上海率先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试点。

  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被视为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上海司法体制改革以来,按照司法体制改革“上海方案”产生了首批法官、法官助理、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一批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充实到办案第一线,员额制等改革措施已经初见成果。

  首批入额法官、检察官背后的“大数据

  司法体制改革的“上海方案”一经提出,马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员额制更是影响重大。在这项制度设计中,突出法官、检察官在司法办案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把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三类,分别占队伍总数33%、52%、15%的员额比例。

  今年4月16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0次会议表决通过人事任免案,正式将市二中院的71名助理审判员晋升为法官、市检察二分院11名助理检察员晋升为检察官,其他先行试点法院、检察院所在区人大也即将完成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晋升法官、检察官的任命。从四家先行试点法院首批产生的531名入额法官来看,平均年龄43.9岁,99.8%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51.8%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在检察院,经过严格遴选后,四家试点院首批遴选员额内检察官308人,占编制总数的30%。和法院一样,改革后,检察官学历学位层次明显提高,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位人员的比例由改革前的17%上升到39%;平均年龄为44.7岁,比改革前下降了2岁,充分体现了从严把握遴选条件、择优遴选检察官的原则。

  通过员额制等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能否把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充实到办案第一线,是确保人民群众在每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基础。

  上海高院政治部主任郭伟清介绍,为了保证优秀人才入额,市高院设计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试办法,法院内部必须经过层层关卡,通过考核加考试、笔试加面试等,尤其是对审判业绩严格审核,最后报送遴选委员会的名单比例是1:1.2。可以说,每一名最终能入额的法官都是“过五关、斩六将”选出来的。

  在这些遴选标准中,审判业绩是重要的考核内容。如何衡量一个法官的办案质量?下转▲5版

  (上接第1版)他介绍,市高院副院长邹碧华在世时,曾在两三年大数据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案件权重系数,通过跟踪一名中等难度案件的法官办案情况等,研发出专门的软件,来考核法官的办案水平。"这些大数据和软件设计,都成为此次评判法官能否入额的重要依据。"

  科学方法严格入额标准

  员额制,尤其是差额遴选,也意味着一部分人将无法入额成为检察官、法官。谁能入额?按资排辈、按职务等搞"一刀切",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但为了保证优秀的检察官、法官进入办案第一线,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者们总结出了一套公开科学的方法。

  徐汇区检察院的李永蘅是一名优秀公诉人。80后的她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在检察院公诉科等部门工作,担任过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并担任公诉科副科长。几个月前,徐汇区检察院开始了检察官的遴选工作。由于她的丈夫当律师,按照规定,配偶是律师,必须"一方退出"。为此,李永蘅离开了检察官岗位,另外安排到院办公室工作。

  "说当时一点都没有情绪,不客观。不单是自己,周围许多人都为我惋惜。但是,冷静下来想想,我觉得,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为了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我个人的这点利益不算什么。"李永蘅很快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检察院新的工作环境中。

  像李永蘅这样在员额制实施过程中退出法官、检察官的人数不算少,但由于选拔标准公开、公平,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市检察院检察改革推进办公室主任谭滨介绍,根据规定,现有检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遴选为纳入员额管理的检察官:因违法违纪行为被给予警告以上处分且在影响期内的;患有重大疾病,难以承担正常检察办案工作的;各级院领导班子成员的配偶、子女以及检察官的配偶从事律师、司法审计、司法拍卖职业且不愿退出的等。

  检察官要入额,则必须经过"十步"程序:包括公布检察官的岗位设置、岗位说明以及人员分类工作方案;征求全体检察人员意见,组织全体检察人员填写岗位意向表;对符合纳入员额管理检察官遴选资格条件的检察员,通过面谈、测评、个别访谈和实绩评估等多种方式,严格考核考察等;市检察院检察官遴选工作办公室全面审核,市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审批,市检察院党组研究决定等,每一步都严格把关,确保公开透明。

  让法官、检察官回归本源

  记者了解到,此轮上海试点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遴选中,大约有10%以上的原审判员、检察员无法进入首批员额。这10%的通道,留给了处于办案一线的优秀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

  上海法院4家试点单位通过初选、业绩、廉政考核、统一笔试、面试,首批报遴选委员会拟入额法官500多人,约占编制总数的28%,约占原有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人数的69%。最终遴选入额的法官中,原助理审判员比例可达24%左右。

  而上海检察系统4家试点单位首批拟入额检察官300多人,约占编制总数的30%,平均年龄约45岁,其中原助理检察员近40名。可见,首批拟入额法官、检察官员额并未用足,给现有助理审判员和助理检察员的未来晋升留下了空间。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教生说,"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就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矛盾,让法官更像法官,让检察官更像检察官。"在司法体制改革前,法院实行的是法官加书记员的办案模式;司法体制改革后,则是法官加法官助理、书记员。每名主审法官或合议庭配备一名法官助理,法官助理根据主审法官安排开展工作。过去,法官承担了大量非审判事务,如碰上层层审批的案子,还要准备各种汇报材料,常常忙不过来。现在,压缩法官员额比例,也缩减法官一些非审判事务。法官专心审案,分工专业化,提升办案质效。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游伟认为,"员额制"的核心在于让法官、检察官真正回归其职业本源。"法官、检察官和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等司法辅助人员等两类人员占队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3%、52%,让85%的司法人力资源直接投入办案工作,既突出了法官、检察官的办案主体地位,也能有效破解当前'行政化'倾向严重的情况。"

  数字是司法体制改革成效最好的证明。在改革试点法院徐汇法院,新任命的43名法官助理全部编入专业合议庭,负责审查诉讼材料、组织庭前证据交换、草拟法律文书等14项具体工作,截至2014年底,共参与办理案件3891件。

  在检察院,四家试点院业务部门的检察官配备数量由改革前占检察官总数的80%上升为100%,尤其是司法办案一线检察官的配备数量大大增加,首批遴选出的检察官全部"用在刀刃上",配置在业务部门的一线办案岗位。

  "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建立员额制,既是此轮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亮点,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姜平说,"我们之所以坚定不移朝这方面迈近,就是为了推动法官、检察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彰显法官、检察官的价值和地位。"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