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举行2018寒假社会实践交流会
党的十九大以来,复旦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开展“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扎根大地“看需求”,赶赴前沿“悟变化”,反哺家乡“讲担当”,鼓励青年人用脚步丈量祖国,青年人用关注体悟改变,青年人用行动勇担责任。
3月20日下午,复旦大学2018年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交流会在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顺利召开。校党委书记焦扬、党委副书记许征、校长助理苟燕楠,学校相关部处负责同志和全校各院系两百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此次实践,共有近500个项目最终立项,3800余名学生来到了全国30余个省级行政区近100座城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理论宣讲、社会服务、科研创新、行业参访等5种形式,围绕区域协调发展、脱贫攻坚、美丽中国、改革开放40年、新时代下的中国与世界、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团、公益支教团、“改变家乡”返乡服务团8类主题,体会国家发展、 关注社情民生、宣传政策理论。此外还有6900余位本科生围绕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民主法制、大国外交等主题参与形势政策课的760个研究实践活动。交流会上,青年智库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由徐凯同学从地域、人群和成果三个方面解析了2018年寒假社会实践的整体情况。
2018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项目代表先后分享了社会实践中的精彩故事和成长感悟。作为将持续三年的社会实践项目,哲学学院2017级博士生田博毅以双鸭山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和饶河县小南河村党建带脱贫的成功经验,初步分析基层党建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的连接作用与机制;材料科学系的左宗正对福建屏南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实践里的“那村、那人、那事”,深入学习、探讨以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李相如向大家讲述了寒假参访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经历,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群群中国航天人对于中国航天事业坚持不懈筑梦、逐梦、圆梦的生动身影;基础医学院本科生王婧以“认识分娩镇痛,共促健康中国”为题,回归生命本源,关怀女性心理,引导公众对“分娩镇痛”的关注和认知;博士生讲师团讲师王翩秉承“学以致用双向增进,宣传理论服务社会”的宗旨,致力于“深入基层讲理论,弘扬时代主旋律”,积极思考如何把党的最新思想最新理论带到最需要的地方;核科学与技术系的石盼华和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孙钰欣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进行了深入的体悟与考察,致力于用创意改变家乡,演绎了一幕“最爱的家乡,我从未远离”的精彩故事。
学生社会实践成功开展的背后离不开实践指导教师的辛苦付出。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王亚鹏老师和国际关系与共事务学院的曾庆捷老师作为辅导员和青年专业教师代表分享了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心得。
交流会最后,校党委书记焦扬做了总结讲话,对寒假中复旦师生用脚丈量祖国大地,用情体察社会变化和百姓需求,用心感受新时代的气息脉搏,用脑思考我们的责任担当表示充分肯定。就如何提高实践育人“能级”,焦扬书记提出了坚持一二课堂结合、创新教学制度;坚持育人资源整合,建设实践基地;坚持育人渠道综合,厘清实践机制;坚持导师校外配合,强化全员指导四点具体的要求。并期盼同学们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中经受更多的锻炼,增长更多的才干,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的精彩华章。
未来,学校将抓住并用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契机,进一步深化“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感受、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唱响主旋律,坚定“四个自信”,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德,做改革的接续者、创新的践行者、时代的奋进者。